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来源: Mysteel农产品网
导语:北京时间11月10日凌晨,USDA发布全球农产品月度供需报告,其中大豆数据对市场的影响以中性为主。 美国农业部在11月份的供需报告中略微上调了单产和产量预估,保持出口预估不变。 美国新品大豆产量从10月的49.8亿蒲/英亩上调至50.2亿蒲/英亩,产量从43.13亿蒲上调至43.46亿蒲,压榨从22.35亿蒲上调至22.45亿蒲。 在出口不变的情况下,大豆期末库存增加了2000万蒲式耳,达到2.2亿蒲团。 此次报告显示,期末库存上调对美豆行情利好,但上调后库存仍处于历史低点,利润影响力减弱。 整体上本次报告偏中性,报告公布后,在良好出口销售数据的帮助下,CBOT大豆期货小幅上涨1452美分/蒲式耳,涨幅为0.35%。
首先,从美国大豆来看,报告发表前的市场预测,美国大豆的产量上升到43亿1500万蒲,超过了上个月农业部预测的43亿1300万蒲。 美国大豆产量估计为每英亩49.8蒲式耳,与USDA10月份的估计相同。 虽然USDA公布的11月份数据不仅超过了10月份的预测,也超过了分析师的平均预期,但与2021/22年度的44.65亿蒲式耳相比,产量依然减少了1.19亿蒲式耳,幅度减少了2.67%。 目前,美国大豆库存依然供应紧张。
其次在南美,2022/23年度阿根廷产量从5100万吨提高到4950万吨,压榨量从4050万吨提高到3975万吨,出口量从700万吨提高到720万吨。 在产量、压榨量下降、出口上调的情况下,阿根廷期末库存从10月2420万吨下调至2400万吨。 以11月阿根廷数据整体利多为主。 此外,巴西大豆产量预测值不变,仍为1.52亿吨。
最后从世界大豆数据来看,2022/23年度,世界大豆产量从10月3.9099亿吨小幅下降到3.9053亿吨。 虽然大米的产量在增加,但由于不及阿根廷大豆产量的降幅,全球大豆产量在减少。 出口量比上月有所上升,主要是阿根廷出口增长明显,因为9月阿根廷出台了促进出口的优惠汇率政策。 期末库存从上月10052万吨上升到166万吨到10217万吨,也反映出当前市场供应状况逐步恢复,部分抵消了阿根廷产量下降带来的利多因素。 总体来说,这次报告以中性为主。
国内豆粕方面,受10月密西西比河水位偏低影响,国内11月大豆到港可能部分量推迟至12月,国内大豆供应恢复尚需时日。 目前,国内豆粕库存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在大豆到港后转移的预期下,油厂豆粕建设短期不看好。 另外,受供应紧张影响,现货差价维持稳健态势,受现货拉动,本月合约走势仍维持较强运行。 此外,从汇率角度看,美元指数保持强势,人民币汇率近期再次大幅下跌,对国内菜单类来说,进口大豆成本端难以有明显下跌空间,1月合约难以单方面下行。 需求方面,近期猪价回落,但仍处于高点区间,生猪养殖效益良好,在丰富利润下养殖规模稳定,下游需求依然强劲。 在此情况下,近期豆粕期价仍维持高位震荡走势,现货价格下行空间有限。
综上所述,11月份USDA供需报告显示,美国大豆数据偏中性,但美豆库存处于历史低位,目前供应紧张状况仍在持续。 目前,美豆收获已进入尾声,市场焦点将转移至南美市场,后期南美天气炒作将拉开帷幕。 后期南美大豆能否实现丰收是决定中长期CBOT大豆价格和国内豆粕价格的关键。 对于目前居高不下的豆粕市场,需要恢复进口大豆,油厂豆粕库存不足,以及等待后市12-1月的购船进度。
本文来自我的钢铁网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