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山东黄河滩区将建成绿色高效的黄河农业走廊

   2023-04-05 互联网艺莲园235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齐鲁网济南4月24日电日前,省农业厅印发《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农业专项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 据记者了解,方案按照《山东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及《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的有关要求,并结合全省黄河滩区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依托滩区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存量,着力构建农业优势和特色产业集群,提高滩区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根据规划,山东省将高效利用区域优势资源,按照宜农宜农、宜商宜商、宜旅宜游的思路,构建“一带三区”交叉布局的产业布局,引导山东黄河滩涂实现千里黄河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齐鲁网济南4月24日电日前,省农业厅印发《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农业专项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 据记者了解,方案按照《山东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及《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的有关要求,并结合全省黄河滩区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依托滩区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存量,着力构建农业优势和特色产业集群,提高滩区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根据规划,山东省将高效利用区域优势资源,按照宜农宜农、宜商宜商、宜旅宜游的思路,构建“一带三区”交叉布局的产业布局,引导山东黄河滩涂实现千里黄河绿高效农业

“一带”:即黄河生态农业经济带。 主要在山东黄河两岸堤防滩区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加快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西部经济隆起带、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交汇,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区对接,打造新旧动能转换重要增长极,打造区域

“三区”:黄河入山东、入渤海628公里区域内,坚持区域统一、产业融合理念,根据沙滩面积集中、产业特色相似、生态环境统一,从西南到东北划分三大产业集聚区,结合各区域资源特点,制定差异化产业发展目标

菏泽黄河滩区为中心的黄河入鲁段优质农产品供应区。 主要涉及菏泽市牡丹区、东明县、鄄城县、济宁市梁山县、泰安市东平县等5个县(区)滩区。 充分发挥该区大田广覆盖、耕地质量高、引黄水面丰富、劳动力丰富等优势,突出地方产业特色,以集约化、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园区化为生产方向,以优质粮食、优质蔬菜、高效食用菌

以济南黄河滩区为中心的中段都市农业休闲区。 主要涉及济南市长清区、天桥区、槐荫区、章丘区、济阳县、平阴县等6个县(区)滩区。 为城市服务,按照城市发展原则,发挥贴近省主城优势,推进城乡互动产城融合,以都市农业为主攻方向,发展优质蔬菜、特色水果、高效食用菌、优质中药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实现高标准

以东营、滨州黄河滩区为重点的黄河入海段农耕文明传承与生态循环农业优势区。 主要涉及淄博市高青县、东营市利津县、滨州市滨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区、惠民县等6个县(区)滩区。 以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修复为重点,结合盐碱地综合治理,大力发展以特色水果、高效食用菌、优质中药材等为重点的生态循环农业,把生态农业、都市农业、体验农业、观光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高效

按照全省脱贫攻坚总部署和黄河滩区居民“两区共建”统一部署,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目标要求,在滩区各镇村因地制宜打造优质粮食、优质蔬菜、高效食用菌、优质果品、优质中药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到2020年,在黄河两岸滩区建设一定规模的集旅游、特色采摘、农事体验、科普教育、文化创意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建设农业旅游精品线路; 选择在滨海地区各村建设产业特色明显、规模效益突出、示范带动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发展60万亩左右精品农产品生产基地,提升农业产业扶贫推广能力,全面提升黄河滩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滩区农民收入增长较快,滩区群众将与全省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到2025年,黄河滩区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物质装备水平大幅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生产经营体系不断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有效改善,产业体系完善将形成科技先进、物质装备精良、组织管理高效、生产方式绿色、品牌优势明显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投资估算

2018年—2020年,通过涉农资金整合平台,统筹安排高效特色产业、粮食高产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提高耕地质量、水肥一体化示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秸秆综合利用等农业项目资金,按照省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安排和年度任务规划每年在黄河滩区所在县(市、区)投入1亿元,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入黄河滩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三年累计投入项目资金三亿元,发展高档农产品生产基地60万亩左右。

发展优质粮食产业

突出粮食生产优势,以菏泽黄河滩区为核心进口区域为重点,辐射带动滩区适宜区域,调整优化生产布局,扩大优质小麦、玉米、水稻、杂粮及专用品种等种植规模,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加强农业科技支撑,加强粮食生产实施粮食绿色增产建设工程。 菏泽市牡丹区、东明县、鄄城县、梁山县、东平县等生产条件好、交通便利、生产规模一定的地区,以小麦、玉米、水稻为重点,规划建设30万亩优质绿色粮食增产示范区,通过基础设施改造,实现中低产实施优质杂粮高效示范工程。 在东平县、鄄城县、东明县、济南市长清区、章丘区等谷子、高粱、大豆、绿豆、赤小豆等杂粮杂豆种植传统和生产条件较好的滩区县建设优质杂粮生产基地。 完善基础设施,推广优质特色品种,增加有机肥,配方施肥,推广良种良法良机、绿色高产高效等技术,重点发展优质特色杂粮。 到2020年,建设优质精品粮食生产基地30万亩;到2025年,建设全省优质粮食供应重要供应基地。

发展优质蔬菜产业

充分利用滩区丰富的水土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优质蔬菜产业,突出蔬菜生产优势区域,以菏泽黄河滩区为核心进口区域和济南黄河滩区为核心中段为重点,辐射带动整个滩区适宜区域,大力发展优质蔬菜产业, 培育精品优质品牌,优化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实施全面提升产业加工附加值的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工程。 优化设施蔬菜区域布局,建设优质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在济南市长清区、平阴县、济阳县、东平县、鄄城县、东明县等蔬菜产业发展基础坚实的滩区县规划建设蔬菜标准化生产园。 实施露地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工程。 平阴县、东平县、鄄城县、东明县等传统种植方式的滩区县重点发展富硒西瓜、甜瓜、叶菜、茄子等瓜菜品种。 实施蔬菜集约化育苗示范基地建设工程。 济南市章丘区、济阳县、平阴县、鄄城县、东明县等蔬菜生产面积较大的县,规划建设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 到2020年,建设优质精品蔬菜生产基地20多万亩;到2025年,优质精品蔬菜生产基地达到30多万亩,产品商品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

高效食用菌产业发展

依托滩区丰富的有机原料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黄河滩区三大片区中突出资源节约、生产标准化、产业链化、产品高端化,打造食用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菌种繁育、菌渣高效循环和产品研发出口等产业特色示范园实施食用菌良种繁育建设示范工程。 依托省会区位优势,以济南黄河滩涂为中心的中段为重点,以鸡腿菇、金针菇、茶树菇和平菇等区位优势为主生产品种,着力在济南长清区、济阳县、平阴县构建集菌种繁育、菌群供应、新模式展示和推广于一体的现代良种繁育示范园实施菌包专业化生产示范工程。 以济南章丘区、东平县为重点,围绕香菇、黑木耳等大宗菇类和银耳、长根菇等珍稀菇类品种,引导原料处理、出菇管理、储运销售发展,逐步实现专业化生产,集菌包供应、储运和精深加工为一体的产业实施食用菌高产高效栽培示范推广工程。 以东营、滨州黄河滩区为重点的入海段为推进区域,滨州市滨城区、惠民县、利津县等县(区)着力打造食用菌新品种开发、新模式推广、新产品出口的外向型产业示范园。 轻轻松松简化食用菌生产示范推广工程。 以荷泽黄河滩区为重点的入鲁段为重点,以毛木耳、香菇、黑木耳等当地主栽品种为主,充分利用邻近玉米芯、棉柴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加快推广轻、高效食用菌生产品种和模式,推广荷泽市牡丹区、东明县等地

发展特色水果产业

充分发挥滩涂资源优势,综合考虑种植习惯和经济社会条件等因素,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发展高效特色果品产业,推广矮化广行种植模式和绿色生态屏蔽技术,建设生产示范和休闲采摘为一体的优质高效果品示范园区。 以荷泽黄河滩区为中心的入鲁段,选择东平县、荷泽市牡丹区、鄄城县、东明县等滩区县,选择耐涝的华硕、红露、优系红富士、维纳斯黄金等苹果良种,新梨七号、黄冠、秋月等梨良种和夏黑、巨在以济南黄河滩区为中心的中段,选择济南市长清区、章丘区、平阴县等滩区县,重点发展华硕、元帅系、易着色烟富系列等苹果良种,新梨七号、黄冠、秋月等梨良种。 以滨州黄河滩区为重点的入海段,选择滨州市滨城区、惠民县等滩区县,重点发展新梨七号、黄冠、金、锦玉、秋月等梨良种,以及日光玫瑰、红宝石无核等葡萄良种。 到2020年,建设优质高级水果基地10万亩以上; 到2025年,形成优质高端水果产业带。

发展优质中药产业

发挥滩区品种资源和栽培传统优势,确定产业骨干品种,优化区域品种优势,按照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要求,选择丹皮、白芍、白术、白苏、瓜蓉、半夏、山药、菊花、麦冬、罗布麻以菏泽黄河滩区为中心的入鲁段为重点,辐射带动滩区全区,在菏泽市牡丹区、东明县、鄄城县等滩区县集中建设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推广和产品优质化开发利用为一体的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园区。 重点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生态产业园。 依托园区建设发展中药和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改革药材种植模式,示范推广“药-粮”和“药-林”栽培技术,推广绿色生产方式。 区、地、药宜,大力培育新型中药材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发展专家、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把承包土地和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集中在新型经营主体上。 鼓励龙头企业参与生产基地建设,开展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以及GAP、HACCP等管理体系认证。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

立足黄河滩区生态、资源、区域和文化优势,充分发挥旅游综合带动作用,紧密结合黄河滩区脱贫转移实际,以济南、东营、滨州、菏泽等市黄河滩区为重点,辐射带动整体滩区适宜区,农村资源基础较好发展特色采摘、农耕体验、农业公园等休闲农业新业态,建设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开发黄河风情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千里黄河生态文化旅游步行街。 实施旅游产业质量提升工程。 以开发生态、旅游、体验价值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重点,在济南市长清区、章丘区、梁山县、东平县、滨州市滨城区、开发区、菏泽市牡丹区、东明县、鄄城县等滩区县(区)引进农业产业化、信息化龙头企业,形成特色支持滨海地区打造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区、休闲农业示范区、美丽休闲农村、齐鲁美丽田园等示范区,着力发展农业新业态,培育旅游新产品,促进乡村旅游规模化发展。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黄河 河滩 高效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