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豆粕价格的上涨困扰着养殖业,豆粕的减产替代了国家

   2023-04-05 互联网艺莲园225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农业农村部近日召开豆粕减量替代行动推进视频会议,提出粮食安全最突出的矛盾在于饲料粮。 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六和、海大集团等饲料、养殖企业进行了交流发言。业内专家表示,豆粕在畜禽饲料中所占比例约为17%,替代后豆粕所占比例可降至约11%。 替代的难点是杂粕供给量少,与豆粕标准化程度相比,饲料转化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 “减量替代”的背景是,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高,2021年以来包括大豆在内的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给饲料行业和下游养殖业带来经营压力。豆粕价格持续上涨9月19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农业农村部近日召开豆粕减量替代行动推进视频会议,提出粮食安全最突出的矛盾在于饲料粮。 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六和、海大集团等饲料、养殖企业进行了交流发言。

业内专家表示,豆粕在畜禽饲料中所占比例约为17%,替代后豆粕所占比例可降至约11%。 替代的难点是杂粕供给量少,与豆粕标准化程度相比,饲料转化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 “减量替代”的背景是,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高,2021年以来包括大豆在内的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给饲料行业和下游养殖业带来经营压力。

豆粕价格持续上涨

9月19日,农业农村举办豆粕减量替代行动推进视频会(以下简称“豆粕减量替代视频会”),提出粮食安全最突出的矛盾在于饲料粮。 豆粕减量替代是应对外部供给不确定性的被动选择,对养殖户节约成本、饲料生产者节约材料、全行业合作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牧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提出了《关于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应用的建议》,2022年再次提出了《关于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他认为,生猪产业在养殖成本方面仍有较大优化空间。 玉米、豆粕是饲料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生猪养殖成本增加。 因此,建议通过调整优化饲料配方结构,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引导饲料配方多样性,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

公开资料显示,从1996年开始,中国从大豆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进口量逐年增加,对外依存度超过80%。 近年来,随着工业饲料产量的持续增加,豆粕的饲料使用量逐年增加。 据农业农村监测,我国猪饲料产品平均蛋白水平为15.7%,豆粕在饲料中所占比例约为17.7%,2020年全国养殖业消费豆粕约7000万吨。

海大集团最近在接受投资者调查时坦言,公司豆粕大部分来自国内,而生产豆粕的榨油厂使用的大豆大部分来自海外。 2021年因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进出口受限,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玉米均价达到2930元/吨,比上年均价上涨26.3%,创历史新高。 豆粕均价达到3790元/吨,同比上涨14.2%。 2022年第一季度,南美异常气候和国际地缘冲突导致全球农产品价格暴涨,5月玉米价格比1月上涨30%,豆粕春节后两个月内涨幅约为40%。

有行业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全国豆粕均价上涨至每吨5030元,比前一天上涨60元/吨,比9月初上涨515元/吨。

原材料快速上涨、养殖和饲料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消费疲劳和养殖亏损使饲料行业形成了上、中、下游“三头节流”的局面,饲料企业2022年上半年利润水平均不同程度下降。 海大集团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全国配合饲料产品加权平均价格同比上涨6.9%,但远低于主要原材料玉米、小麦、豆粕等涨幅。 饲料行业成本的增加,挑战了下游养殖行业价格传导机制的及时性、有效性,“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替代的难点是科学配比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调整饲料配方结构,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等要求。

为此,农业农村完善了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和应用平台系统,并于2021年4月上线; 另一方面,组织成立全国动物营养指导委员会,制定发布《猪鸡饲料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方案》,引导行业应用高蛋白日粮和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方案。

随着低蛋白日粮和精密配方技术的普及,饲料工业对合成氨基酸,特别是异亮氨酸等密码子种氨基酸的需求越来越高。 2019年11月,国家发改委修订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发酵法技术生产玉米种质氨基酸的开发、生产、应用”列入鼓励类项目。

此次豆粕减量替代视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养殖业饲料中豆粕占比降至15.3%,比2017年下降2.5个百分点,节约豆粕1100万吨、大豆1400万吨,相当于耕地1亿多亩

农业农村监测预警小组饲料首席分析师陶莎告诉新京报记者,在无可替代的正常情况下,豆粕在畜禽饲料中所占比例约为17%,替代后豆粕所占比例可降至约11%。 替代原料主要包括菜粕、棉籽粕、葵花籽粕、玉米蛋白粉等。 豆粕中氨基酸种类较全面,其他杂粕中氨基酸种类不完整,使用时需增加氨基酸类添加剂。 此外,杂粕中还含有抗营养因子。 “目前的替代难点是杂粮的供给量少,与大豆相比,很多原料的标准化较差。 饲料转化也需要分析酒糟的营养成分和消化吸收率,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 ”

某饲料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证实,饲料替代方案有多种选择。 即使是同一家饲料公司,不同季节不同地区选择的豆粕替代原料也有差异。 例如西北地区河套平原小麦,山东地区花生粕,部分地区玉米、向日葵籽粕。 关键是如何把握饲料科学配比,发挥与使用豆粕相同的效果。

业界正在寻找减重替代方案

在这次豆粕减量替代视频会议上,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以及牧原、温氏、新希望六和、海大等4家企业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会议还公布了豆粕减量替代的三种技术模式和8家企业的典型案例。

根据新六和新京报记者的会议交流内容,目前,新六和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原料配比数据库,包括200多种非原粮类饲料原料、30多种非豆粕类蛋白质原料,参数指标涵盖5类320项,用于集团近300台红外探测器的快速分析、 希望基于体外仿生消化评估等评估技术对数据库进行精确校准,为非豆粕类原料的应用积累基础数据。

随着原料配比数据库的应用,新希望六和在不降低生产性能的情况下,猪饲料蛋白水平下降了1.5个百分点,蛋鸡饲料蛋白水平下降了1个百分点。 针对替代原料的营养特性和抗营养因子种类,通过生物发酵、添加酶制剂、物理吸附降解等技术手段进行去除,使杂粕蛋白降解率提高30%,纤维降解率提高50%以上,抗营养因子去除率达到80%,提高了杂粕利用率。 2022年,新希望六和预计生产饲料3000万吨,豆粕用量可减少90万吨。

农业农村典型案例表明,牧原株建立饲料原料净能和可消化氨基酸等营养参数数据库,实践表明补加适量5-6种合成氨基酸,可使生猪养殖全过程饲料蛋白质含量标准降低到12% 2021年,牧原株生猪养殖使用配合饲料1580万吨,豆粕平均用量占6.9%,比养殖业消耗饲料中豆粕平均含量低8.4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豆粕用量130万吨。

2021年大北农猪禽配合饲料产量500万吨,豆粕平均用量占10%,比养殖业消费材料中豆粕平局含量低5.3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豆粕用量27万吨。

2022年9月,以大北农为龙头的“蛋白饲料生物工程制造前沿技术及新产品创制”项目(简称“蛋白项目”)开展,成立“蛋白饲料生物制造创新联合体”。

大北农国际集团总裁、蛋清项目首席科学家宋维平表示,创新联合体将形成中国蛋清饲料创新阵型,3年新增或节约1600万吨大豆当量,推动解决中国蛋清饲料短缺、大豆进口依存度过高的产业问题。

新京报首席记者郭铁

编辑李严

校对柳宝庆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豆粕 养殖业 出招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