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昆明5月29日电题:你知道野象“迷途”会回来吗? ——云南野生亚洲象15头北迁追踪
新华社记者赵佩然
原生活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野生亚洲象群,近日经过普洱市墨江县、玉溪市元江县、红河州石屏县到达玉溪市峨山县。 29日晚,大象群继续北移进入玉溪市红塔区境内。 目前,这15头野象距离昆明市不到100公里。
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旗舰物种亚洲象罕见北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目前,这座北迁野像尚未造成人员伤亡。 有关部门和地方高度重视,正在采取措施防止集体北迁带来的公共安全隐患,确保人员安全。 野象“游”到底指的是哪里?
(小标题)野象是从哪里来的? 你去哪里?
记者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4月16日,原生活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7头亚洲象从普洱市墨江县迁徙到玉溪市元江县。 4月24日,其中2头返回普洱市墨江县,其余15头继续北移,途经红河州石屏县,近日进入玉溪市峨山县。 5月27日晚,象群一度进入峨山县游荡。 29日晚,监测组证实大象群进入玉溪市红塔区境内。 红塔区和峨山县密切监测像群动态。
据监测,该象群由成年雌象6只、雄象3只、亚成体象3只、幼象3只组成。 群从“老家”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直往北上峨山县,行程近500公里,几乎跨越半个云南省。
“亚洲象迁徙、扩散是常见现象,以前在一定范围内的一些栖息地觅食、迁徙,但此次向北迁徙非常罕见。”云南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陈明勇长期跟踪研究亚洲象,发现亚洲象之所以会长距离向北迁徙
“不能判断终点在哪里,气候、食物、水源去哪里。 需要进一步监测和评估。 ”陈明勇说,这次野象北迁可能是一次“没有目的地”的旅行。
40多天来,该象群在元江县、石屏县共发生事故412起,直接破坏农作物达842亩,直接经济损失近680万元,初步估计当地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受到影响。 集团在峨山县的经济损失正在统计中。
专家表示,大象群继续向北进入人口密集的玉溪市红塔区、昆明市晋宁区等地,村庄和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交通网络密集,人员管理困难,亚洲象一旦发生事故伤人就难以控制。 同时,由于越来越缺乏适当的食物资源,就像羊群频繁地进家门寻找食物一样,人似乎潜在冲突的危险性急剧增加。
(小标题)路上“大象”的北边在哪里?
“陆地巨无霸”亚洲象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云南普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临沧三个州市,是亚洲现存最大、最具代表性的陆生脊椎动物,也是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工程师”。
经过30多年的救助和保护,云南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193只发展到现在的约300只。
“监测显示,这些大象基本上都是由北向东推进,大象“导航定位”的机制还没有科学解释,因此向北推进的原因还没有完全研究。 ”陈明勇推测,可能是迷路了,就像组长缺乏经验一样。 “即使走错了路线,也可能认为自己的方向是正确的。 ”
栖息地承载力下降也是重要原因。 云南省亚洲象分布区11个自然保护区中,10个区属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类型。 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森林郁闭度大幅提高,亚洲象可食植物反而减少,许多大象群到保护区外取食,频繁进入农田和村寨,增加了与人类的接触。 据统计,三分之二的亚洲象已经退出保护区生活,增加了管理和保护的难度。
另外,亚洲象种群扩大时习性会发生变化。 监测显示,随着亚洲象种群数量的增加,其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常年在村寨、农田周围活动,根据农作物、经济作物成熟时期往返森林和农田,主要取食农户种植的水稻、玉米等作物,在食物短缺时期农户
“云南开展保护亚洲象和防止人象相撞活动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距离人象和谐共处还很远。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到处说得像武侠一样。
(小标题)如何防止和缓解“人象冲突”?
为缓解“人与象的冲突”,政府部门采取了为大象搭建“食堂”、为村民搭建防护栏、开展监测预警等措施,同时引入社会力量,引导村民在保护中受益、社区参与保护,推进保护监测、栖息地修复
对于野生动物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政府为大众购买了野生动物公共责任保险,并尽力弥补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失。 与此同时,近年来实施的亚洲象预警监测也有效避免了许多野生大象的伤害事件。
“以前只在动物园看到过大象,但野生大象是第一次看到。 ”峨山县双江街道柏锦社区莲花村民小组组长普翠芳说。 就像5月26日晚上,聚在村田里觅食喝水一样,普翠芳根据警报信息通过广播通知村民紧急避险,几乎一夜没睡。
“对村里的玉米、大豆等作物和大棚受损情况进行评估,约5万元。 ”普芳说。
日前,云南省已成立亚洲象群北迁安全防范工作领导小组,派出工作组赴当地指导监测预警、安全防范、宣传引导等工作,全力防范象群北迁持续带来的公共安全隐患。 专家分析,根据该象群的位置和近期活动特点,该象群有继续向北东移的趋势,应继续做好亚洲象北移沿线的安全防范工作。
“对于这15头大象,现在能做的只是迅速让群众预警、疏散,尽可能减少损失。 ”陈明勇表示,将考虑在可控条件下,在野生大象进入人口密集区前,立即设置障碍,进行喂食引导。 专家组仍在继续监测研判,向主管部门提出科学合理的方案,保障形象安全。
亚洲象非常可爱,但具有很强的攻击性。 专家呼吁相关地区群众听从指挥,及时掌握监测预警信息,合理安排劳动、出行时间,避免与亚洲象正面接触,禁止四邻挑衅,确保人象安全。 (完) )。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