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来源:重庆日报网
原始标题:
线上联动助力脱贫攻坚
“美丽乡村”展区让你充满了乡愁
10月20日,重庆园博园、江北展区营造现代城市绿地花园氛围,引起广泛关注。
10月20日,重庆园博园,市民在“花之穹”展区玩耍。
10月20日,在花博会“美丽乡村”展区,一家洋溢着巴渝传统气息的农家小院邀请了众多市民。
10月20日,花博会“美丽乡村”展区,工作人员正在直播特色农产品。
10月20日,花博会“美丽乡村”展区,市民们细细品味特色农产品和体现农耕文化的古建筑。
10月20日,重庆园博园花博会现场“十二花神游”成为亮点。
图为记者张锦辉、崔力、郑宇、特约摄钟志兵摄/视觉重庆
穿着斗式结构的巴渝民居,屋檐下挂着红辣椒、白蒜辫、金黄玉米棒。 老青石板院子里,包厢里堆满金黄大豆、白鲜米等各种农产品的展台上,拿货的主播在喊当地特产……金秋十月,农家小院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浓郁的巴渝传统乡村风情
这里是城市花博会的“美丽乡村”展区。 10月20日,备受期待的第三届城市花博会开幕,重庆日报记者带你领略了“美丽乡村”展的风情魅力。
设计重点展示扶贫成果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的一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展现脱贫攻坚成效,是设计‘美丽乡村’展区的初衷。 ”花博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该人士介绍,在设计展区时,充分考虑到突出展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成果,集中展示重庆美丽乡村的“美”和“味”,展现巴渝“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乡愁”的乡土风情
记者了解到,展区总体上类似巴渝这样的传统农家庭院,农业、文化创意、非物质文化遗产三者相结合,从中提取代表性元素,为“美丽乡村”展区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同时,以“渝”为统称,命名重庆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统一浓厚的巴渝传统氛围,成为巴渝美丽乡村成果展示窗口。
在现场体验传统的制茶等,体验活动丰富多彩
花博会期间,“美丽乡村”展区现场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市民可以现场体验传统工艺品的制作工艺,近距离了解和感悟大师们的匠心。
据介绍,现场还邀请传统制茶技术人员炒茶,为市民科普如何制茶、品茶等。 此外,夏布师傅还现场介绍了夏布的制作工艺和制作流程,竹编师傅现场编织竹艺作品。
“这些传统工艺都是一代又一代匠人智慧的结晶,希望市民能感受到大师们的匠人精神。 ”组委会相关人员说。
公益在线联动助力消费扶贫
“美丽乡村”展区既要展示脱贫攻坚成果,也要通过实实在在的特产展销和直播带货行动,助力消费扶贫。
花博会期间,“美丽乡村”展区将开展“脱贫攻坚大型公益直播”,丰都、云阳、石柱、奉节等区县地方特色农产品直播。
此外,重庆18个深贫困乡镇拥有脱贫致富产业“法宝”,参加展会,展示自身特色产品、文旅产业等脱贫攻坚成果,吸引合作,扩大产品销售规模。
市民在“美丽乡村”展区,来自奉节县平安乡的土黄豆、鲜土豆、酉阳县车田乡干香菇、浪坪乡粟花生、干黄花,城口县东安镇农户自制党参。 可以看到彭水县大埔乡的绿豆、干辣椒、黑木耳、万州区龙驹镇的干笋、柠檬、绿壶土蛋、农户无铅柴灰蛋、秀山县小范围
此外,“美丽乡村”展区展示的农产品,市民可以在中国社会扶贫网消费扶贫重庆馆网上购买。
产品背后有脱贫致富的故事
10月20日,在“美丽乡村”展区的展台上,“村村旺”平台的主播通过直播拿着商品。 销售的是云阳县泥溪镇特产,木耳、香菇、蜂蜜、黄菊等产品。
“你可能不知道,这些特色产品背后,有着当地人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枞林村村民曹翠仙通过种植黑木耳脱贫。 今年她种了2000段黑木耳,收入一万元没问题。
但20年前,从云南玉溪市嫁到枞林村的曹翠仙,家境贫寒,一度想回乡。 用她的话说,“地里一年只能收获五六百斤玉米,自己吃不了。”
曹翠仙家的好日子从2017年开始了。 当时,村里黑木耳产业大力发展,曹翠仙试种了200多段。
为了照顾木耳,她主动向专家请教,很快就掌握了木耳的一系列规范化栽培技术。 当时,她卖了将近2000元。
2018年,城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模式,由城镇组织统一技术、统一菌种、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经营。 尝到甜头后,曹翠仙大胆种下1240段。 当时,她家的肥猪、木耳、蜂蜜等收入共计超过3万元。
过着幸福生活的曹翠仙一家扩大了木耳的栽培规模,去年种了2000段。 日子越来越甜蜜了,现在她家住在一栋两层楼的新楼里,还开着一家民营小超市。
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泥溪镇特色农产品已冲出大山,销往全国各地。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