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大豆进口第一次减少了吗?
今天,我看到了海关总署发布的信息。 “今年前四个月,我国大豆进口量为2648.7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3.8%。 4月当月,大豆进口量为692万吨,比去年同期的802万吨减少13.7%。 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大豆进口均价为每吨2723.8元,比去年同期进口均价下跌8%。 ”。 大豆的进口量居然下降了? 但关注过大豆的人都知道,在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和豆粕需求因素的影响之前,大豆的进口量可以说是有增无减。
众所周知,中国高度依赖进口大豆,是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几乎购买了世界市场60%的大豆。 但是,现在东北地区的很多省市紧急发行,要求扩大大豆栽培面积。 为了降低进口大豆的依赖度,国产大豆的生产成本也比进口大豆高。 目前大豆有点宽松,上面的数据只是前四个月的数据统计。 15年以来首次减少,今年的整体情况怎么样? 还早着呢。 看了很多朋友的留言和私信,就不列举时间猪了(时论猪市),大概内容就是现在的猪肉和以前的大豆是一样的吧。 是吗,是吗? 进口猪肉是国民不可避免的事情,但进口大豆和进口猪肉是两回事。 下次分析。
猪肉妹妹,别走哥哥血泪的老路……
中国猪肉占世界猪肉的51%,我国猪肉需求量非常大,但国际真的不能满足需求吗? 我觉得不一定。 现在产能这样过剩是最好的说明。 市场远远超过需求,国内猪肉受到进口肉、走私肉的激烈冲击。 即使养殖户陆续淘汰母猪,市场供给量也会增加,猪的生产能力过剩。
关于猪肉的进口问题,我国也不是一点反应都没有。 美国在贸易方面没有妥协的余地。 倒不如说,虽然向中国展示了削减大米贸易赤字、向美国开放市场、限制中国对敏感行业的投资等霸道姿态,但中国一直在给美豆、美猪的平衡增添“力量”,既是阻力也是警告。 自4月初中国宣布对美国部分农产品征收关税并威胁对其他目标采取同样行动以来,进口商取消了玉米购买计划,削减了猪肉订单,同时大幅减少了新大豆的购买量。 虽然有努力,但因为努力并不“冷酷”,所以效果不明显。 微减是不够的。 进口数量还在这里。 这一连串的数字伤了所有猪农的心。 有了前车之鉴,猪肉还会走这条血泪的老路吗? 为什么要进口,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理由交织在一起很复杂,我不打算妄论时政,只是希望,以农为本,不是口号。
(完) )。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