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中新社北京8月8日电(记者刘辰瑶)随着美国单方面贸易摩擦的升级,中国大豆的进口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 对此,记者走访多家粮食企业发现,美国已经不是中国大豆进口的唯一选择,不少企业倾向于进口渠道多元化,规避贸易摩擦等因素带来的风险。
数据图。 朱志庚摄
中国最大粮食企业——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党副书记、总裁于旭波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进口大豆的主要用途,大豆和豆粕的加工有很强的替代性,世界上有比较充足的供应,减少美国大豆进口的缺口可以通过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来弥补
具体来说,世界植物油贸易量超过8000万吨,豆油供应不足可以通过进口大豆油、菜油、葵油等植物油品种来满足。 豆粕方面,全球油料和粕类贸易品种丰富、规模较大,通过增加从南美等国家进口大豆,增加油菜籽、葵籽等油料,增加豆粕、菜粕、葵粕和鱼粉进口,增加肉类进口四大措施满足国内豆粕需求缺口
业界普遍认为,从长期趋势看,南美、黑海等地区的耕地资源有很大潜力,可以在世界大豆供应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从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的进口情况来看,这一势头十分明显。
中储粮油脂公司数据显示,2017年进口大豆26.2%来自巴西,43.2%来自阿根廷、乌拉圭,30.6%来自美国。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大豆进口贸易的实际操作中,购买者有货源选择权,倾向于选择贸易关系良好、有稳定政策预期、进口税率更低的大豆主产国。
值得注意的是,在贸易摩擦发生之前,中国大豆的进口分布发生了变化。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6/17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为9349万吨。 其中,巴西占48.5%,比3年前增加了1.7个百分点。 美国占39.4%,比三年前下降了一个百分点。 以南美为中心的非美大豆进口已占中国大豆进口量的六成以上,呈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
“美国农民才是美国政府高关税政策的最大牺牲者。 ”在旭波看来,开放中国大豆市场是中国政府履行世贸组织承诺,尊重国际分工和比较优势,积极推动美国农产品进口的选择。 中国大豆市场的开放,刺激了美国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为美国农民增收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这是美国农民和行业(美国大豆协会)多年来的夙愿。
旭波表示,由于美国政府单方面发起301调查,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并迫使中国政府采取报复措施,美国大豆种植者和美国农民面临着高关税导致的出口市场萎缩和市场价格下降,蒙受了利润损失。
数据显示,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占进口全部大豆金额的比例为35%,美国大豆向中国出口的金额占大豆总出口金额的比例高达60%。 (完) )。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