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作为马铃薯的后茬,大豆正处于鼓粒期,也是需要水的关键时期。 能否如预期增收一季大豆,及时灌水非常重要。 》近日,恩施州首批“硒谷英才”李求文、州级科技特派员钟育海等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抗旱救灾减灾科技服务活动。
7月以来,恩施州降雨量偏少近五成,全州水源性水库蓄水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0.71%,主要河流来水量较常年偏少2-8成,全州部分地区旱情出现轻度或中度干旱,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损害。 恩施州科技局积极带领全州广大科技特派员动员,积极开展抗旱救灾科技服务工作,一大批科技特派员奔赴一线,为抗旱保产提供技术支撑。
强化使命深入田间指导抗旱工作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栽培作为全国主要推广技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两次在恩施州研究推广的“薯玉豆”复合栽培模式是玉米大豆带状栽培的升级版,被纳入州级重点科研项目,纳入全省九大格林顿粮食模式三岔镇是新模式的核心示范模式,前茬马铃薯亩产5016斤,比传统模式增产三成以上,玉米产量1000斤以上。 今年旱情发生后,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李求文和科研团队迅速行动起来,先后深入恩施市17个乡镇,带领科研团队全力落实农业科技服务团队抗旱技术指导和农业科技服务保障责任。
8月17日,恩施州科技局主要负责人带领有关科室负责人进村小青垭村了解村民饮用水、农业用水情况,组织驻村尖刀班成员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为解决旱灾带来的实际困难,特别是村民饮水问题,多方解决,确保村民正常生活
因地制宜地补助农户生产保证
“这几天,我在山上的基地很忙,指导企业抗旱救灾。 ”8月19日,恩施州科技特派员王珺在电话里说。 王逊服务的企业是湖北省宣恩县明礼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目前基地土豆正处于结薯期,需要凉爽湿润的环境,但极端干燥高温天气,容易造成植物缺水和肥料短缺。 在她的指导下,为企业提供两万多元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中、微叶面肥及农药,进行叶面喷施,提高植株抗逆性和植株生长势头,同时为植株补充后期薯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降低后期生产损失。 同时指导企业时刻关注田间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与技术人员联系,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最近,恩施州魔芋无论是低海拔旱作还是旱作都出现了严重的旱情,高海拔旱作出现了轻度旱情,高海拔旱作和林下旱作的旱情没有受到旱情的影响。
“浇水、遮荫、覆盖、补肥是魔芋抗旱的8字关键。 其中,浇水需在保证人畜饮水的前提下合理调配水源,傍晚适度灌溉,也可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遮阴可利用遮阴度40%-60%的遮阴网紧急遮阴,尤其是中低海拔制作魔芋尤为必要; 覆盖可利用稻壳、松毛、枯木落叶、玉米秸秆等易得材料进行,在降低土壤温度的同时进行; 补肥傍晚喷施低浓度磷钾肥作为叶面肥,可以减轻或缓解高温干旱的危害,但必须防止高浓度叶面肥的烧苗。 ”恩施州农科院魔芋专家、国家三区科技人才刘二喜结合咸丰企业魔芋基地服务情况和州内其他魔芋基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上抗旱建议。
加强培训发挥农业平台引领作用
“最近,你们要带头,主动开展技术培训,加强田间管理,引领示范。 ”州级科技特派员马俊杰对服务企业建设和奇丽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说。
始美丽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武陵良星创天地运营主体,拥有省级星创天地10名创业导师,先后指导创业团队和企业26家,多年开展培训、交流等创新创业活动,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今年旱情发生后,我们积极组织村民,对果园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进行培训,先后进行了10次培训,培训了560多人。 ”武陵良星创天地法人刘亚宁说。
恩施州科技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县(市)科经局、各科技特派员派出机构认真组织省、州抗旱救灾会议文件精神,为科技特派员开展创新科技服务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各级农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等农业科技服务平台载体,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和平台综合优势,开展职业技能、科技政策、创业孵化等专业培训,加强对旱灾报告的科技指导服务全州科技特派员抗旱救灾减灾科技服务要以抓好灾后生产恢复为中心,“两覆盖、两结合”,实现有科技需求的灾区全覆盖、县乡主导产业科技需求全覆盖。 结合灾区灾后重建统一部署,结合星创天地、农业科技园区、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等科技平台科技服务活动,全力做好抗旱救灾减灾科技服务。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文俊通讯员刘丰宇)。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天下大事,不仅向用户推送权威政策解读、新鲜热点信息、实用便民信息,还推出掌上头条新闻、报刊、学习、在线交流等一系列特色功能。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