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如何提高香蕉果实质量
1选择优良品种,合理造园
首先选择质量好的品种和合适的砧木。 柑桔经过几百年的栽培,在生产中出现了不同的品种群。 以果实品质、稳产性能、经济寿命等指标为选择标准的话,可以选择白1号香蕉、南3号香蕉、新1号香蕉等中小果实型品种。 砧木宜选用红皮酸桔、归湖酸桔、江西红桔。
种植园地也是影响果实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潮汕地区选择秋冬气温日照大无霜、日照长、土层深厚、土壤红黄壤或含小砂石的壤土,果园周边生态环境好,有清洁水源和地下水位适宜的园地。
2果园保持通风
果园通风良好的透光条件不仅有利于实现立体结果,提高产量,而且能促进果实着色,丰富果实风味,提高果实综合品质。
合理的种植密度容易实现果园通风。 建园时采用计划密植模式,每667 m2种植100 ~ 120株,果园封顶后采取疏枝和间伐措施,最终维持50 ~ 70株/667 m2的种植密度; 采用每667 m2种植50 ~ 70株的模式,延缓投产,培育大树体,快速覆盖土地表面,投产可达到较高产量。 两种栽培模式在投产4年的整体经济效益上没有差异。
是维持果园长期通风透光条件的必要措施,也是高产优质措施。 香蕉早年每次在新梢培育前修剪,以整形为主,剪短徒长枝和壮枝; 在嫩枝生长期间,调整嫩枝,去除过弱和过强的枝条,保持树冠均衡生长。
对结果树一年进行两次修剪,分别作为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 夏季修剪时间为秋梢入梢前15 ~ 20 d,主要切短树冠上部外周粗0.5 ~ 0.8 cm的落花果枝群和各类衰退枝群等,留长6 ~ 9 cm的枝段,消除株间无果的交叉郁闭枝,每株30 冬修剪从采果后至春芽长1 ~ 2 cm,剔除冬梢、树冠内腔弱枝及少量徒长枝、障碍枝和过密枝群,闭园的剔除行间交叉枝,修剪树冠中上部周边结果枝群和衰退枝群,切口粗细0.8 ~ 1.0 cm 对于通过翻动和稀疏来保证树体间隔的老年树,可以缩短顶端或打开天窗,从基部切下过高或衰退的大枝序,通风透气,促进树冠中下部分和内部枝结,促进结实的春梢营养枝,使弱枝群
3土壤肥沃,保持土壤健康
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及大气和水体的污染,目前香蕉园土壤大部分有机质含量低,钙镁硼等微量元素缺乏,土壤酸化严重,有益微生物类群少,土壤中有害病菌多,生产上对土烂根导致树体黄化现象严重,存在根系吸收营养效率低下,香蕉果实质量明显下降等问题。 橘子的优质高产离不开健康和肥沃的土壤。 如果土壤不健康,施再多的肥料也达不到目的。
根据香蕉需肥特点和当地气候特点,每年施萌芽肥1次、花后壮果肥1次、秋梢肥2 ~ 3次、壮果壮梢肥和冬肥各1次6 ~ 7次。 在此基础上,首先每年重视石灰等碱性物质的施用,调节土壤pH。 3月中旬,雨后追加施熟石灰,第一年每667 m2施100 ~ 150 kg,以后每年每667 m2施50 ~ 100 kg。 其次长期坚持每年6月和12月两次穴施重肥,按肥量计占年总肥量的75% ~ 80%,含有机肥、EM菌等有益微生物和化肥。 这两次肥料中有机肥氮含量占年施肥量的50%以上,即每生产100 kg鲜果施优质豆饼100 kg以上。 下层施大量元素化肥,混合钙镁硼等微量元素和EM菌等有益微生物和有机肥作为中层,上层覆盖1层5 ~ 10 cm土壤。 这样养分释放周期长,每次肥料都能满足近半年的树体需求,促进根系生长,强化树势,香蕉产量在4000 kg/667 m2左右,且果实品质优良。
4病虫害合理防控
柑橘生产管理中,必须树立健康的栽培理念,将病害虫的发生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首先,要利用植物自身抵抗病菌和逆境的能力,培育结实的树势; 其次利用天敌的捕食作用维持果园良好的生态系统; 最后是生物生存竞争关系,接种保护果园内有益微生物。
)1)保持旺盛的树势。 在香蕉生产中,施肥、修剪、疏果、病虫防治是必须的管理措施,为了长期保持牢固的树势,不得破坏树体的收支平衡。 具体来说,就是加强果园果实过多树体管理,在加强疏果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施肥量和夏季修剪等措施培育秋梢果母枝,保持结实的树势。
)2)保持果园良好的生态系统。 既要防治病虫害,又要保护好果园生态,选择环境友好型农药,坚持“预防为主、关键时期用药、对症下药”和“轮换用药”。 采摘香蕉果实后,首先做好清园工作,用石硫合剂、矿物油、乙炔螨和毒死蜱等药物清除果园内各种病原菌、蚧、红蜘蛛等,降低果园内病虫害基数; 接下来在6 ~ 7月和9 ~ 10月,用苏云金杆菌和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加入吡虫啉和虱灵等,防治少量软尖潜叶蛾、柑桔木虱、柑桔桔梗、吸果夜蛾等害虫; 再次在春梢和秋梢提取期,向宝卓加展剂或螺旋体素(或乙内酰脲、或水合肼脂)中加入1.8%阿维菌素等,再加入癸二酮锌或安泰生等,防治柑橘红蜘蛛、炭疽病等病虫害; 最后,在4月中下旬、5月上旬,秋梢在之前和暴风雨过后,立即加入咪鲜胺、爱苗、百泰等杀菌剂和啶虫脒、碳青霉烯苯甲酸盐等防治病虫。
)3)接种和保护果园内有益微生物。 果园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有益微生物,但由于大量使用化肥、杀菌剂、除草剂,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越来越少,使得香蕉病虫害的防治变得困难。 目前,作为商品有益的微生物菌种有EM菌、枯草杆菌、酵母菌和有机材料腐蚀剂等,成品生物有机肥有土根旺、土里木美等。 将这些有益微生物施用到果园后,受环境条件和生产管理措施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成为果园的优势微生物种群。 需要多年增加有机肥,持续施用有益微生物菌肥,减少不良管理措施的使用,最终使果园内有益微生物成为优势种群。 果园有益微生物增多,土壤病害减少,2 ~ 3年可解决柑园生理黄化问题,减轻柑桔疫霉褐腐病和柑桔树脂病的防治压力。
首先增殖有益微生物菌种,用红糖20 kg、冷豆乳液30 kg、冷汤50 kg配制液体,加入em菌0.5kg等有益微生物,增殖7 ~ 10 d即可。 其次,配制有益微生物发酵液,由大豆20 kg制成豆浆100 kg左右,加入上述增殖菌种液10 ~ 20 kg,发酵12 ~ 15 d即可使用。 将发酵液稀释至0.8 %~1 %的浓度,喷施磷酸钙上清液、硫酸镁、硼砂等叶面,既能补充香蕉所需营养,又能接种对果园有益的微生物菌种。 开花前后喷施具有保果作用,9 ~ 10月果实膨大期多次使用,果实品质提高,明年花多花质好。 再次,制备生物有机肥,配合施用有机肥,于5月和11月将钙镁磷肥30 kg、硫酸镁4 kg、硼砂1.5 kg和硫酸锌1 kg等均匀混合,撒上EM菌增殖液或发酵液,进行不能过湿或过干,再用塑料覆盖保护堆肥,30 d后即可打孔,最后人工处理果园杂草、覆盖布,少用或少用除草剂,使用高效优质农药防治病虫害
5保护果实外观质量
生产实践表明,香蕉果实增大受2,4-d和赤霉素保果的促进,果皮增粗增厚,果汁量下降,不利于香蕉果实内外品质的提高。 香蕉果实坐果率高,生产上不推荐使用2,4-d和赤霉素等激素保果。 为保证香蕉产量,在培养秋梢亲母枝的基础上,开花前和花谢后用有机营养叶面肥(腐植酸类、氨基酸类、海藻提取物类等叶面肥,或豆浆发酵的营养液等)保存果实2次即可。 在花量少或花期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在有机营养叶面肥中加入艾考特拉(或细胞分裂素类)保果1 ~ 2次即可实现丰产,且粗皮大果数量减少70%以上,日晒果实大幅下降,可溶性固形物上升0.5%
柑桔果皮比其他柑橘类果皮对外界环境更敏感,易受到农药、叶面肥、病虫、阳光的伤害,形成划痕,使果皮相对美观。 在生产管理过程中,防治病虫害时使用的农药和叶面肥,注重厂家推荐使用的浓度,每次防治病虫害的农药和叶面肥不要超过4种,尤其是厂家复配的农药,某些农药的有效成分可能过高,使用叶面肥时叶面肥配制药液时,将乳油药剂先放入罐中,加入总用水量的20% ~ 25%搅拌均匀,再与其他药剂分批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 2,000倍以上农药时,先用少量水稀释。
5 ~ 6月结合病虫害防治,浸泡12% ~ 16%的过磷酸钙24h,上部清液为叶面肥,每50 kg药液可加入磷肥0.5 kg浸出上清。 连续喷2 ~ 3次磷肥水,果实果皮光滑轻薄,日晒轻。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