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成立60周年:科技创新驱动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04-05 互联网艺莲园280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金秋十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成立60周年。10月24日,记者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举办的科技创新引领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上获悉,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油料种质资源和功能基因挖掘利用、优质高产高油抗病育种、农产品产品质量安全、脂营养和产品创制等研究领域推动理论、技术、产业链创新得知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和平台建设等全面发展使中国油料科技创新能力跃居世界第一梯队23项国家大奖是几代人努力奋斗的油料是人类三大营养素中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全国油料常年种植面积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金秋十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成立60周年。

10月24日,记者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举办的科技创新引领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上获悉,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油料种质资源和功能基因挖掘利用、优质高产高油抗病育种、农产品产品质量安全、脂营养和产品创制等研究领域推动理论、技术、产业链创新得知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和平台建设等全面发展使中国油料科技创新能力跃居世界第一梯队

23项国家大奖是几代人努力奋斗的

油料是人类三大营养素中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全国油料常年种植面积约4.5亿亩,在国家食物安全和乡村振兴、健康中国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建国之初,全国食用植物油年产量不足100万吨,人均年消费量不足1.8公斤,是人体基本需求的15%左右。 为了促进油料科技和生产的发展,国家于1960年成立了油料所。

几代人坚持“团结、奋斗、求是、奉献”精神,立足油料产区,不断努力,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219项。 自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以来,油料第一完成部门获得国家级成果奖励23项,平均不到两年就获得国家大奖,涉及油菜、花生、大豆等品种资源和新品种选育、栽培生理、植物营养、病害防治、质量安全、加工利用等研究领域。 其中,油菜领域获得14个项目,占全国油菜领域国家科技奖励的4成。

目前,油料所已发展成为学科专业齐全、人才力量雄厚、条件设施先进、综合实力一流的现代研究所,培养了一支由2名院士领衔的国家级、省部级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具有资源保存、品种选育、良种繁育、试验示范等功能覆盖一熟制、二熟制、三熟制布局的武昌总部基地、武汉阳逻综合试验基地、湖北省汉川转基因试验基地、青海省平安北繁试验基地、江西省进贤三熟制试验基地建设了30多个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观测站,建设了国家油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国家油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

从低到中,再到高产、优质油料实现了三次跨越式发展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油料种植的甘油3号、甘油5号等国内首个适合长江流域的甘蓝型油菜品种,推动了中国油菜生产以白菜型替代甘蓝型的物种变革。

同时,油料所克服了60年代以来制约油菜生产发展的“不花不果”难题,在科学理论和生产实践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我国硼肥的施用,其原理和技术成果广泛作用于油菜、棉花、蔬菜等作物生产,并流传至今。 上述成果有力地促进了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中国油菜从低产到中游的首次飞跃。 到1979年,全国油菜亩产提高到58公斤左右,比60年代初增长约103%,全国油菜总产量增长约226%,菜籽油占油料作物产油量的比重从18%提高到38%。

上世纪80年代,油料培育的中油821油菜品种树建了高产、稳产、抗病的丰碑,全国累计推广约2.3亿亩,当时覆盖全国油菜面积的30%以上。 中油821和油料开发的稻田三熟油菜高产栽培、两熟油菜秋发高产栽培、菌核病防治等技术有力地推动了油菜从中产向高产的第二次飞跃。 到90年代末,全国油菜亩产提高到100公斤左右,比70年代末增长约75%,总产量增长约374%,菜籽油占油料作物产油量的比重提高到52%。 到1993年全国食用油人均消费比建国初提高近4倍是因为供应能力的增加,1993年国家取消了长达40年的食用油限量供应制度。

1978年,油料所率先开展双低油菜育种,培育出中双1号、中双4号等国内首个有实用价值的双低油菜品种,为全国同行提供了宝贵的双低亲本资源。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育成的中双7号、中油杂2号、中双9号、中油杂11等系列油菜在全国广泛推广,同期开发的双低油菜快速测定技术、优质油菜加工技术、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等成果,是我国油菜生产从高产向优质高产的第三次到2009年,全国油菜优质化率超过90%,亩产达到125公斤,单产和总产量比90年代末增长约25%,优质饲料蛋白供应显著增加。

60年来,我国油菜生产经历了从低产到中游、中游到高产、从高产到优质高产三次飞跃。

3.5万多种质资源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油料作物库

依托油料所建设世界最大的油料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国内外油菜、花生、大豆、芝麻等油料作物种质3.5万余份,成为油料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

大别山区是我国重要的花生产区,上世纪60年代青枯病导致当地花生“死本”问题严重。 大势所趋,谁能帮助解决,我们期待着带他去北京。 为了克服这一“痼疾”,油料所从1800多个花生品种资源中鉴定出第一个抗青枯病花生品种“协抗青”。 目前,油料所已实现抗青枯病品种5次转型,培育出具有抗病性、高产、高油和优质营养等性状的高油酸抗青枯病中花29、中花30等系列品种,在花生青枯病抗性资源研究和育种方面走在国际前列。

通过优良性状的聚合,油料所创造了划时代的育种材料,其中含油量达到65.2%的特高油油菜系Q924,创造了世界油菜含油量的最高记录。 在此基础上,培育出油分大于50%的中油杂19、中油39等超高油、高产、优质、抗病性于一体的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油菜新品种和高产稳产优质大豆、花生、芝麻新品种。

据介绍,建成以来,油料所已培育油料品种230多个,油料品种和生产技术多年应用面积4000万亩,覆盖全国油菜面积三分之一以上。 据油料作物仓库介绍,油料所开设油菜基因资源“超市”,免费提供给全国育种机构使用。

14个国际合作平台进入油料科技世界先进水平

20世纪80年代,油料所通过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际同行合作,大力推进我国双低油菜育种进程。 目前,用油料培育的一系列优质油菜品种,双低质量和含油量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通过长期实施引进项目,在油料某油料质量检测、生物毒素检测等领域实现了技术反超,其中开发的黄曲霉毒素高灵敏度检测技术,打破了国际垄断,灵敏度比国际提高10-50倍,五大类65种

油料所在国际上发起和指导油菜、甘蓝、芝麻等作物的DNA测序,大量克隆高油、高产、抗病等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揭示相关遗传机制,《科学》《自然植物》755

目前,油料所国际合作伙伴遍布“一带一路”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国际半干旱地区热带作物研究所、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拜尔、先锋、马氏、岛津等国际知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油菜遗传改良利用、油脂质量安全建设花生黄曲霉毒素防控联合实验室等14个国际合作平台,开展国际合作(记者宋雅娟肖春芳) )。

来源:光明网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