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2020年鼠年伊始,几乎是个坏消息。 除了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新冠灾祸外,蝗虫的危害也在扩大。 这次的蝗虫灾害从东非蔓延到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正在向我们靠近。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蝗灾
全球化连接着人类的命运。 蝗虫灾害引起的连锁反应主要是饥饿、瘟疫和粮食危机。 非洲、中东南亚的蝗虫灾害,不仅是粮食安全的问题,也有可能影响世界经济的变动。
历史上,我国也曾多次发生严重的蝗灾。 数万亿只蝗虫席卷中华几省,蝗虫所到之处农作物颗粒无收。
二.蝗虫灾害的内因
我们知道的一个严峻的事实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气候越来越差。 2019年,东非开始大旱,结束于水灾。 历史证明,自然环境和生态的恶化是蝗灾的主要原因。
历史上,这些在我国容易发生蝗灾的省份如河南、山东、河北,大部分是容易发生干旱和水灾的省份,水资源短缺和分配不均是根本原因。 为什么江南几省蝗灾少,主要是因为江南多雨,不利于蝗虫的生存,东北少蝗灾是因为东北天气太冷。 云贵高原也少有蝗灾,这是因为高原气候凉爽,一个地方是否会发生蝗灾,是有其原因的。
三.蝗虫灾害的危害
此次起源于东非的蝗灾主要是沙漠蝗虫,每只长6-8cm,破坏能力强,普通大小的蝗群有4000万只左右的蝗虫,每天能吃几千人的粮食。
蝗虫群随风移动,一天可以轻松飞行100公里以上。 如同乌云一般,遮天蔽日的蝗虫群,对民航的正常通航也有一定的影响。 1月9日,空客飞机降落时遭遇蝗虫群,遮蔽了视野,不得不降落到另一个机场。
我国历史上发生的蝗虫与沙漠蝗虫具有相似的习性,但属于不同的生物种群,历史资料中尚未有沙漠蝗虫危害的记载。 我国蝗虫主要有东亚飞蝗、亚洲飞蝗、西藏飞蝗3种,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分布最广,危害比较严重,是引起我国蝗灾的主要蝗种,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
东亚飞蝗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华北平原,即淮河流域、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中下游低洼地区,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等五省和天津市及其所属县,我国历史上的飞蝗灾害也主要发生在这些地区。
据史料记载,造成农业毁灭性灾害的蝗虫主要是蝗虫,干旱与蝗虫发生的关系最大。 其次是前一年干旱和洪涝干旱,蝗灾和水旱频繁交替发生,上世纪80年代,受全球异常气候变化和部分水利工程撂荒、农业生态影响,东亚飞蝗频繁发生在黄淮海地区和海南岛西南部,每年约100~150万赫
2003年以后,世界蝗虫数量呈增加趋势。 当时美国发生了大规模的蝗灾。 2019年,美国、俄罗斯等国也出现了蝗虫灾害。
四.蝗虫灾害生态治理
生态治理主要针对东亚蝗虫不同地区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提出农业结构调整、天敌保护利用、合理放牧、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综合合理利用等相应的生态学调控技术,是长期控制蝗虫危害的有效途径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农、林、渔业等产业,滩涂种植芦苇、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充分利用蝗虫区自然条件,广泛种植大豆、牧草、西瓜、油菜等蝗虫厌氧作物,对农作物进行轮作、间作、覆盖工作兴修水利,干旱、涝、蝗综合治理,避免大雨成灾,下雨不怕旱,建设或恢复农田排灌设施,做好山、水、田、农、林综合治理,对蝗发生地进行大植树造林这样绿化环境,减少蝗虫发生数量,植树造林也有利于鸟类栖息,增加蝗虫天敌数量,控制蝗虫种群规模。 其中昆虫类、菌类、鸟类等已作为生物防治手段研究利用,蝗虫区植物多样性可延长蝗虫觅食时间,植物高覆盖可减少蝗虫产卵场所,这些措施均可有效减少蝗虫的为害。
五、我国近年来蝗灾较少,体现了我国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担当
蝗虫灾害频发,考验着国家治理能力。 在这场蝗灾袭击的许多国家,治理能力普遍不足。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近十多年来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蝗灾。 我认为主要与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有关。
无论是农业发展还是蝗灾生态治理,要做到这一点都需要足够的水资源。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2000年启动,到2012年通水,解决我国北方地区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河流的衔接,形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
但许多小国没有实力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所以抗蝗工作是撒网或用农药杀虫,难以治愈。
六、南水北调工程对改善北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 )显著改善了北方当地饮用水质量,有效缓解了北方部分地区地下水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有害物质
物质水的问题
2 .有利于补充北方地下水,保护当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对蝗虫类生物天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改善了北方缺水导致的生态和环境恶化问题。
正因为有了这些大型水利工程设施和植树造林工程,才彻底改善了我国的生态结构,这是我国近年来蝗虫少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