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知识点1、我国领土四至点我国幅员辽阔,南北长约5500公里,东西宽约5200公里,我国领土“四至点”分别为北:北至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53N ); 南)南至南海曾母暗沙( 4N ); (西至新疆帕米尔高原( 73E ); 东至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 135E )。
图1我国领土“四至点”
2、我国温带日平均气温连续10的天数称为生长期,积算生长期内日平均气温即为积温。 根据积温(热量条件),我国可划分6个温度带,各温度带对应的作物熟化、作物种类分别为
热带(积温)8000,一年熟三次,种植水稻、甘蔗、天然橡胶等;
亚热带)积温4500,一年种两茬(三熟、水稻、冬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等;
暖温带)积温3400,一年种植一次或两年种植三次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
中温带)积温1600,整年熟,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
寒温带(积温1600,逐年熟,种春小麦、马铃薯等;
高原气候区:积温2000,部分地区一年四季熟,种植青稞等。
图2我国温度带
例题是我国省级行政中心的分布,图中经线间隔度数相等。 看照片回答第3~6题。
3、经纬网纬线间距) A. 3B. 5C. 8D. 104,图中经纬网区中) A. 和均在暖温带b。 随着地球的自转,的角速度为小于的C .春分到夏至,为昼长变化大于的D .夏至秋分。 太阳高角变化较中午大、人口密度差异最大的两个网格区为( A. 和B. 和C. 和D. 和) 6,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为( A. B. C. D. )
答案: b、c、a、d
谈精析: (1)分析图中纬纱间距。 海口(海南)位于20N左右,哈尔滨黑龙江)位于50N左右,中央约6个网格,每个网格约5,选项b是正确的(海南位于北回归线附近,黑龙江最北端)2)分析各地温度带、地球自转角速度。 图中和位于黄土高原附近,为中温带; 地球南极点和北极点的角速度=0,其他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 即,图中和的角速度相等。 )3)分析各地白昼长短、太阳高度角度。 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逐渐变长,而且越往北白天越多。 选项c是正确的()白天越长,离赤道越远,变化越大; 赤道永远将昼夜一分为二,不变)。 夏至秋分,直射日光点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但图中和都位于直射日光点以北(北回归线以北),因此两者的高度角变小,变小的数值相同(两者都位于直射日光点北侧) 因此,太阳高度角同时减少,减少的数值也相同)。 )4)分析各地人口密度、自然灾害。 图中地处于西北地区,地广人稀; 由于地处中原地区,人口密集,两者人口密度差异最大,选择a正确。 泥石流易发生在降水集中的山区,图中地处横断山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容易发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选择d正确。
总结我国地形、气候本节例题难度较大,查点多、解题思路是根据海口、哈尔滨的大致纬度,估算纬纱间距分析各地温度带,判断各地地球自转角速度(南极北极=0,其他地区相等) 白昼长度的变化)离赤道越远变化越大),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位于阳光直射点的同一侧,同时时大时小)进行分析。 分析各地人口密度,根据地形和降水分析泥石流易发区。 我国地形“西高东低”,主要地形单元如下。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图3我国地形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不同,纬度和海拔的不同,我国主要分布着5种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干旱、降雨季节; 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南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全年少雨,气温年际和日差较大; 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干燥寒冷,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新疆的高山地区。
图4我国气候
【每晚20:00,每天一题,学好地理】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