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关注每日粮食,了解一线市场走势。 今天是2022年1月17日,农历12月15日,离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还有13天。 今天的信息主要如下。 首先,我们先发一封国内外粮食情况简讯,然后谈谈目前社会关注的汤加火山大爆发对世界粮食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对我国会产生什么样的不利影响。 最后,让我们关注一下被忽视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局势的变化对世界粮食贸易构成的影响。 总时间不超过6分钟。 祝您愉快。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1 .上周五美国私营出口商报告对西班牙销售了10万吨豆粕的市场简讯。 资料显示,西班牙豆粕进口在欧盟地区位居前三,进口量最大的是荷兰。 在多年的豆粕进口中,阿根廷和巴西占欧盟豆粕进口量的85%,但欧盟大豆进口主要来自美国。 2 .本周内储粮一次性储备并恢复玉米拍卖,首次拍卖成交率达94%。 JCI指出,目前业内评估认为,来源于临储时代的一次性储备玉米结余不足1000万吨。 3 .据行业机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1月6日一周,我国采购的美国玉米和高粱中,还有979万吨玉米和248万吨高粱尚未装船。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目前社会关注的汤加海底火山喷发事件。 当地时间1月1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洪阿哈帕伊岛附近发生剧烈的普林尼型火山喷发,大量气体缠绕烟雾形成巨大的蘑菇云,当地通信一度中断。 今天早上,根据气象部门的监测,发生了新的火山喷发。 目前,由于火山整体的喷发会持续多久,之后是否会再次加强等不确定性,气象爱好者仅凭有限的资料就此次喷发进行了推论,并进行了简单的粮食供应分析。
目前认为,汤加火山喷发将影响包括澳大利亚南部、巴西南部、新西兰、阿根廷等地在内的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气象,改变风洋流,提高太平洋海温指数,促使现今弱拉尼娜气候早日结束。 拉尼娅是西班牙语,意思是“女孩,圣女”,要具体说明也很麻烦,但总之这种天气现象给南美的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等地造成了严重的干旱,同时巴西北部的降水量也在增加。 对粮食作物来说,该下雨的地方不下雨,不该下雨的地方降水持续,影响作物的收获。
目前南美地区玉米、大豆、甘蔗的生产都受到影响,正如气象爱好者所判断的,汤加火山的喷发无疑将提前结束目前正在减弱的拉尼娜气候,对这三种作物的产量有益。 为什么我们关心这三种作物? 那是因为从我国粮食进口贸易来看,我国目前进口量较大的品种是大豆、糖和玉米、小麦。 其中小麦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目前已收割完毕,糖主要来自巴西,大豆主要来自巴西、阿根廷等地。 虽然玉米不从该地区进口,但该地区玉米丰产有望缓解目前全球玉米供应紧张局势,也间接有利于我国玉米进口。 当然,以上是基于当前情况的分析,从中长期看,如果汤加火山喷发的破坏力和时间上进一步升级,有可能导致全球不稳定,其中当然包括粮食。
最后,让我们关注下北半球的俄罗斯局势。 由于地理位置关系,加上俄罗斯地广人多,在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逐渐增加的大背景下,国内一些非专业媒体甚至主流媒体,纷纷将俄罗斯作为我国粮食进口的主要来源地。 事实上,由于远东地区的恶劣天气,俄罗斯的国际粮食贸易集中在黑海地区,远东地区目前的开发主要是国内公司租地种植,规模有限。 而且,这两年,俄罗斯国内也有不同的声音,现在该国为了将远东地区的作物运往俄罗斯以西的人口密集地区,实施了运费补助政策。 相反,乌克兰对我国的粮食出口规模这几年整体扩大,主要出口作物是大麦和玉米。 2021年1-11月的进口数据中未列出乌克兰。 事实上,随着去年4月我国开始增加对乌克兰玉米和大麦的采购,当年11月大米和玉米进口量已经达到近40万吨的规模,预计12月份甚至更高,但从船期来看,今年1-3月从全球贸易看,俄罗斯和乌克兰是世界玉米和小麦的主要供应国,预计乌克兰在本市场每年出口小麦2400万吨以上,占世界总出口的近12%,同时玉米出口达到3250万吨,占世界总出口的16 一旦发生冲突,黑海港口可能混乱中断,危害全球玉米和小麦市场。 因此,关注俄罗斯局势将对中国玉米和大麦的进口产生更重要的影响。 注: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公开资料。 作为参考,具体请以官方发表数据为基础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