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重庆日报网
土豆丰收了。 (丰都县委宣传部(照片提供) )。
8月21日,丰都县武平镇新和场村土豆销售接近尾声。 贫困阶层的王文科忙于整地和清园,准备新一季的土豆种植。 “今年我种了10亩滕州脱毒土豆。 亩产达3000多公斤,每公斤收购价0.5元左右,共赚5万多元。 ”王科开心得说不出口。
2018年,以鲁渝东西部扶贫合作为契机,丰都县与山东省枣庄市合作成为对子。 为支持丰都产业发展,枣庄市辖下滕州市向丰都提供15吨脱毒马铃薯种薯,在武平、包鹭、三建、高家4个乡镇进行试种,短短两年时间,滕州马铃薯已成为丰都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 2020年,全县27个乡镇共种植脱毒马铃薯1.8万亩,产量达4.16万吨,使贫困户年增收6000余元。
老品种产量低
栽培技术亟待革新
王科所在的武平镇地处高山,这里山坡陡峭,土壤贫瘠,以“土豆、红苗、苞谷”为中心的三大坨是当地农户的主要产业。 “过去老品种土豆亩产不到1000公斤,产量少利润低,我们辛苦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 ’当时,王文柯有两个孩子在上学。 由于缺乏增收产业,2015年他被确定为贫困者。
在丰都农村,像王文科这样以种植土豆为主的贫困者不少。 “土豆具有自身携带的病毒通过种薯传到下一代,导致产量下降,芋头块变小,质量变差的特性。 ”丰都县农业农村委员会研究员江金明告诉记者,种薯决定了土豆质量的好坏和产量的高低。 但丰都的传统栽培方式是将当年收获的马铃薯作为第二年的种薯,产量、质量逐年下降。
2018年,丰都县以武平镇为试点乡镇,率先种植滕州脱毒马铃薯,王文科成为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品种技术升级
土豆亩产翻了一番
脱毒马铃薯是通过生物技术,从优质马铃薯种质中分离出不含病毒的马铃薯茎尖,进行科学繁殖,最终生产出优质的马铃薯。
“扶贫干部第一次带着脱毒种薯来我家,让我种新品种的土豆时,我还是有点不情愿的。 ”王科坦言,“一辈子种老品种的土豆,突然升级换代,既怕品种不适合当地土壤气候,也怕自己的技术跟不上。” 好在扶贫干部并不气馁,三天两个人来工作,王文科终于被说服了。
2018年冬天,他一共种了五亩脱毒土豆。 马铃薯苗期气温较低,丰都和枣庄农业技术专家组成技术团队,指导王文科地膜覆盖栽培,以保证马铃薯适宜的温湿度。 另外,在农业技术专家的指导下,王文科还提高了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等技术。 这一年,他种的脱毒马铃薯亩产比老品种马铃薯翻了一番,亩产达到2000公斤,实现了当年的脱贫。
电子商务公司拉动销售
村民的信心更足
产业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 在武平镇,越来越多的贫困者开始种植滕州土豆。 新品种土豆不仅产量高,而且黄皮软糯。 但由于销售渠道不充分,收获后的土豆会存放在地下室,时间一长就会发芽或发霉。 “这么好的土豆坏了,真遗憾! ”新和场村支书唐江洪沉浸在感慨中。
为了解决销售问题,去年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土豆。 “在东西部扶贫的帮助下,挂职干部搭起了桥梁,我们和滕州的几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合同,依靠滕州的土豆销售优势,把我们的土豆销往四川、湖北、河北等地。 ”唐江洪告诉记者。
今年,合作社又建设了农村电商孵化平台,将卖场从线上搬到了线上。 电商平台可以批量解决农产品的收集、包装、质量控制及中转等问题,不仅方便了农户的销售,也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 今年6月,合作社进行了第一次直播,拿了东西。 当天,高档土豆每公斤卖4元,售价并不低,但刚上网就被抢购一空。
这次直播让村民看到了农村电子商务的潜力。 以王文科为例,今年他在电商平台上卖了2000多公斤土豆,收入在4000元左右。 “没想到以前只能填饱肚子的洋芋,现在变成了让我脱贫增收的‘金豆豆’。 ”王柯感慨地说。
下一步,丰都县将继续深化与山东枣庄的合作,共同投资1000万元,建设滕州马铃薯种薯繁育中心,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本报记者左黎韵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