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占全年粮食产量3/4、面积超过13亿亩的秋粮,是我国全年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东北平原到烟雨江南,玉米金黄,高粱鲜红,水稻芬芳,全国各地秋粮纷纷收获。
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近85万亩马铃薯陆续进入收获季。 下了小雨之后,秋意渐浓了。 安定区鲁家沟镇的种植户李聚东每天往返于黄土高原的梁峥之间,收获成熟新鲜的红薯,分秒必争。
秋雨过后,陇中黄土高原又多了一分凉意。 清晨,天还不亮,空气中有雾,李聚东和老乡们已经在地里忙活了。 李聚东的合作社种了1300多亩土豆,进入9月,开始了约70天的采摘季。 这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每天需要30多名临时工的帮助。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近85万亩马铃薯陆续成熟,李聚东迎来收获季。
土豆随着轰鸣声被挖得很深,掉在了地上。 比马铃薯快的是农民的手。
如何看土豆的好坏? 一个是看大小,另一个是看外观。 有光泽、红薯形状的标准土豆很受市场欢迎。 据李聚东介绍,土豆分为三类,大薯、中薯、次薯。 其中,芋头和中芋头均可作为商品芋头,次芋头运到淀粉厂制作淀粉。 今年,李聚东种植的土豆仅芋头率就达到70%以上。 “今年的价格是8美分,比去年贵2美分。 ”李聚东说。
土豆粒回仓,根据芋头、中薯、次薯的分类,销往不同的市场。 今年,李聚东合作社种植的土豆红薯率超过了70%。
定西有三宝。 土豆、芋头和土豆。 这个当地人的戏言印证了这里土地的贫瘠。 因为海拔高,降水量少,所以黄土高原的沟间只有土豆能茁壮成长。 和很多同龄人一样,15岁的时候,李聚东也离开了家,离开了只能吃土豆,还不能吃的日子。
作为农民工的他,曾端盘子、洗酒店、卖小百货、在建筑队打工。 “后来我看到定西发生了很多变化,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也比较大,农民儿子爱土地,我回去重新种自己家乡的土地,想着能不能好一点,农民儿子爱土地。 ”想起过去,李聚东有点感情用事。
“农民儿子爱土地”,李聚东说了两次。 鲁家沟镇土地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0倍以上。 2014年底建成投入使用的引水供水项目,给李聚东带来了他所期待的、超出预期的变化。
甜洮河水流到鲁家沟镇田地的地头。 有水,土地有了生机,李聚东的心也活着。 他辞工回乡,一口气跑了五百亩荒地,种了土豆。
李聚东看着洮川马上就要来了,心想。 水多的话土豆一定会好起来的。 不料大水漫过田地,土变得很大。 当时,土豆上只长了苗,没有结果。 李聚东的土豆事业起步并不顺利。
吃亏的他开始向专家请教农业技术。 网络课程的自学诀窍、如何让土豆巧喝水、如何实现稳定标准化……。 凭借顽固的性格,李聚东发展了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等先进技术,终于把土地的“遥控器”掌握在自己手中。
李聚东在水肥一体化控制室进行操作,该技术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
在今天的土豆田里,机器代替“二牛运棒”成为播种收获的主力。 不到10分钟,采集车就能在8亩土地上行驶完,驶向下一片土地。 留下采金车的战场成了20多个农民的“舞台”。 大家麻利地越过田埂,热闹地挖出土豆放进篮子里。
收获机后,村民们忙着捡起出土的土豆装上车。
远远地,一辆小汽车驶来,李聚东一眼就认出来,是区农业技术专家陈雄。 这是他的老朋友,他赶紧带陈雄去另一片田地看晚熟品种。
定西市安定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农业工程师陈雄(左一)调查马铃薯田土壤状况,进行技术指导。
李聚东的合作社种了几个土豆品种,不仅可以错峰上市,还可以提供不同的渠道。 和农业工程师陈雄一起诊断土壤状况,他决定今年打完一轮,明年翻土三分之一,换几个新品种试试种植效果。
从1.0版救命薯,到2.0版温饱薯,再到如今的致富薯,半个世纪以来,定西马铃薯是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种土豆7年了,李聚东不仅把父辈的土豆种到了3.0版,今年6月还被选为区农民技术员,负责向安定区北部7个乡镇推广技术。
李聚东的合作社种了几个土豆品种,可以错峰上市,也可以提供不同的渠道。
“看到这个芋头,我真的很亲近。 我们的父亲一直在种芋头。 那时是救命的芋头,靠它活着。 到了我这一代,可以吃红薯,然后就不饿了。 现在土豆是致富的土豆,可以带来很好的经济利益。 小时候,我也种芋头。 长大后也种了芋头。 但是,我发现芋头和芋头的种植方法和培育方法不同,收获量也不同,技术也不同。 ”李聚东滔滔不绝,手机铃声打断了他,收购商把中等大小的土豆送到四川做薯片,想看看土豆的质量。
“整体是这样的,是这样的。 ”李聚东拿着手机,对着地头仓库里的一袋土豆拍了一个小视频。 全程没有一个华丽的销售谈话。 他说,说得天花乱坠也没用,要实事求是。
这个订单马上确定,300吨,明天从仓库出来。 李聚东再一次嘱咐,送货前,每个装土豆的网袋都要摇一遍,把附着的土弄干净。
傍晚,落日的余晖把土豆大田染成了金色,李聚东脸上的汗水也晶莹剔透。 黄土高原上刮着日益猛烈的风,他的脸上刻着深深的横纹。 粒子回到仓库,这个不惑之年刚过的西北汉露出了结实的笑。
下班前,李聚东把小伙伴们叫来,将兼职工资实时转账结算。
“农民种庄稼,是为了多赚钱,收益高,能把钱放进口袋里。 ”李聚东说,他的想法是在合作社工作的农民,一年花掉两三万元,让他们的生活更富裕。
当问到赚钱想做什么时,李聚东朴素地说。 “养活婆家娃娃,提高老人、孩子的生活水平是我最大的愿望。”
这里是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中国马铃薯之乡”。 这里是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马铃薯增收最快的县区之一。
“养活婆媳娃娃”只是这丰收后好日子的起点。
李聚东知道。 每个人都知道。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