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雏鸭第一周成活率为什么低,如何提高雏苗成活率

   2023-04-10 互联网艺莲园289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提高雏鸭成活率,首先要调节好温度和湿度,育雏最合适的温度是第1周31~29℃,之后每周下降1~2℃。育雏期间舍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其次是保证及时的饮水和饮食,雏鸭出壳24小时后,先喝水,再开食。饲料应定期、定质、定点、勤查舍、勤观察,形成固定的管理程序。最后是要有合理的密度且注意通风。 一、温度和湿度的调节雏鸭体温调节能力差,环境温度低于26℃时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或因挤压打堆死亡;温度过高时雏鸭容易脱水。育雏最合适的温度是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提高雏鸭成活率,首先要调节好温度和湿度,育雏最合适的温度是第1周31~29℃,之后每周下降1~2℃。育雏期间舍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其次是保证及时的饮水和饮食,雏鸭出壳24小时后,先喝水,再开食。饲料应定期、定质、定点、勤查舍、勤观察,形成固定的管理程序。最后是要有合理的密度且注意通风。

一、温度和湿度的调节

雏鸭体温调节能力差,环境温度低于26℃时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或因挤压打堆死亡;温度过高时雏鸭容易脱水。育雏最合适的温度是第1周31~29℃,之后每周下降1~2℃。育雏期间舍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

二、及时的饮水和饮食

雏鸭出壳24小时后,先喝水,再开食。雏鸭入舍安静后饮水,水温30℃,水中每只鸭加2000单位庆大霉素。30分钟后喝50%的葡萄糖和0.1%的维生素c水,容易清理鸭胃肠,排除胎粪。5小时后换冷水。平时要保持饮用水清洁卫生,充分供应。雏鸭喝水后,有吃食的表现,这时可以吃。饲料应定期、定质、定点、勤查舍、勤观察,形成固定的管理程序。

三、合理的密度和通风

春天育雏鸭的适当密度为:1~2周龄35~30只/平方米,3~4周龄25只/平方米,5~6周龄15只/平方米,6周龄以上12只/平方米。雏鸭经常在休息时堆挤而眠。温度低时,堆挤更严重,易造成死、伤或“出汗”受凉。发现堆挤现象后,立即驱散,调整舍温,更换湿草。雏鸭数量多时,应分组饲养。每组鸭子最好是250~300只,把大小、强弱悬殊的鸭子分开。每天中午前后,阳光充足时打开门窗通风,改善舍内环境。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成活率 方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