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水产局认真贯彻执行“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和“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相结合”的渔业发展方针,依托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网箱养殖,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渔业逐步走上了科学发展道路。1984年该县水产局成立时,全县水产品总产量1549吨,水产品总产值153万元。到2008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达4.79万吨,水产品总产值5.59亿元,分别是改革开放初期的31倍和365倍。 一、水产养殖业飞速发展          宽甸水产养殖业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产业,养殖业实现“四化”。一是养殖模式科学化:由粗放粗养发展为集约化精养,形成了大水面增养殖、网箱高密度精养、池塘立体化精养、流水养殖等模式,充分利用资源;二是养殖品种市场化:由四大家鱼向多品种名、特、优精品发展,品种有鲤、鲫、斑鳜、鲶、黄颡、鲟等十余种,丰富了人民群众的菜篮子;三是经营方式群众化:由以国营经营为主向个体经营发展,成立了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四是管理体系质量化:全县养殖水域全部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地认定,6家养殖户14个品种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提高了水产品质量安全。全县养殖户由1984年的8户发展到2008年的245户,养殖面积由1984年的350亩发展到2008年的42.4万亩,网箱养殖面积19万平方米,养殖产量由1984年的85吨发展到2008年的3.5万吨,养殖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由1984年的5.4%发展到2008年的73.2%,是全国最大的淡水网箱养殖基地和网箱淡水鱼出口基地。       二、水产捕捞业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渔业捕捞生产走上了增养殖、管护、捕捞相结合的道路,改变光捕不放的落后局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捕捞业完成“三化”。一是管理制度法律化: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颁布实施,宽甸县制定了禁渔期、禁用渔具、禁用渔法等有关规定,大力实施“以法治渔、依法兴渔”战略,坚持捕捞许可制度和捕捞限额制度,捕捞生产做到有法可依;二是资源采捕平衡化:从2000年开始加大养、捕结构调整力度,捕捞业保持零增长,渔业资源得到修复;三是捕捞工具先进化:由手摇木船单层刺网捕鱼发展机动渔船拖网捕鱼,取缔电、毒、炸竭泽而渔的捕捞手段,保护了渔业资源。           三、水产加工业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宽甸县水产加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全县出口创汇的主要产业,水产加工业实现“三化”。一是加工方式多样化:由单一的冷冻发展到油扬、串烤、佃煮、油炸等方式,加工品种有池沼公鱼、青虾、 鳑鲏、大银鱼等六种,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二是产业发展链条化: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链条,实现公司和农户互利双赢;三是销售市场国际化:由国内发展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提高产品附加值。1984年全县加工量64吨,加工值240万元,到2008年全县加工量2600吨,加工值0.46亿元,是全国最大的池沼公鱼加工和出口基地。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