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一、休闲渔业的功能作用休闲渔业是指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渔业资源、渔业生产资料以及渔区人文景观等要素,按照旅游业的运营规律,结合渔业生产,综合规划设计,整合而成的以渔文化为主的一种新型经济业态。休闲渔业是渔业的一种新形式,是对渔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实现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是一项新兴的旅游资源,并通过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的结合配置,有助于渔业产业的扩展、渔民收入的提高、渔区经济的繁荣,对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二、浙江省休闲渔业的现状和特点据2007年统计,浙江省已拥有休闲渔业经营主体1023个,从业人员10168人,比上年增长17.7%;全年接待游客642.9万人,比上年增长43.7%;休闲渔业总产出比上年增长18.4%。其中:成规模的休闲渔业基地400多个,总投资13亿元左右。综观我省休闲渔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全省三大特色鲜明的休闲渔业产业带初步形成通过近几年来的重点培育和发展,目前,基本形成了三个地域、产业特色明显的休闲渔业产业带。一是都市型休闲渔业带。围绕杭嘉湖绍地区及甬、温等大中城市建设以休闲、垂钓、品鲜、观赏鱼养殖为主要内涵的城郊休闲渔业带。二是黄金海岸休闲渔业带。在舟山、温州、台州三市结合海岛旅游景点开发,构建以渔港风光、渔村风情、渔区品鲜、海上游钓、海底奇景、海上运动、海珍品展示为主要内容的海洋休闲渔业带。三是生态休闲渔业带。在浙中西部金、衢、丽三市,建设以绿色静美的山水风光与朴实的渔人生活相交融的生态休闲渔业带。2、多样化发展,运营模式多浙江省休闲渔业尚属起步阶段,受区域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水平,业主投资规模、经营方式,消费者习惯等影响,多层次、多类型并存发展。从区域性分,可以分为:都市型、黄金海岸型、生态型;从参与方式分,主要有参与型、生产观光型、生活体验型、生产型;从活动内容分,主要有垂钓型、观赏型、品尝型等。从休闲活动内容、形式和项目等综合考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垂钓基地型:该类型一般位置上靠近都市,主要是围绕垂钓基地,在原有围(池)塘养殖或网箱养殖设施的基础上,依托周边旅游景点、自然风光、良好的地理位置等条件,结合餐饮、休闲娱乐等内容,集垂钓、休闲、观光于一体,是内陆地区休闲渔业的主要形式。如杭州白马湖、徐缘渔庄、舟山半岛渔乐园、桐乡华章等。渔港依托型:该类型主要依托渔港经济区综合配套设施,结合餐饮、娱乐、住宿等,展示渔区文化、渔民风俗等,发展“渔市一条街”、“夜排档”等滨港休闲渔业。如“沈家门夜排档”等。渔船载体型:利用海洋与自然生态资源,以体验渔家生活、海洋游钓、渔船观光、海鲜品尝等为主要内容,结合其它旅游娱乐项目,让游客能亲身体验渔民生活,享受渔捞乐趣,领略渔村风俗民情。典型的如舟山蚂蚁岛休闲渔村、东海乌岛休闲渔业基地。3、发展速度快,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自2003年以来,浙江省休闲渔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几乎以每年100-200家的速度迅猛增加,尤其是城郊型休闲渔业和黄金海岸休闲渔业,借助于“天时、地理、人和”的有利条件,产业规模迅速扩大,逐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格局。仅杭州市周边地区,就有休闲渔业基地120多个,总投资1.6亿元,年接待游客213万人次,利润2200万元;台州市休闲渔业场所155个;丽水市达到105个,发展速度很快。浙江省经济发达,民间资金雄厚,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得涉足休闲渔业的工商企业日益增加,对休闲渔业的投资规模逐步扩大,发展了一大批软硬件设施齐全,上规模、上档次的休闲垂钓园、多功能休闲渔庄(村)等。如杭州白马湖休闲渔村,占地718亩,投资额1560万元;余杭区的南苑休闲垂钓中心,由南苑控股集团投资兴办,占地200亩,投资750万元;绍兴越城方圆农业观光园,占地600亩,投资达1000万元。4、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休闲渔业的发展,迎合了人们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和消费需求,所以一出现,就受到了人们广泛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普陀蚂蚁岛休闲渔业基地年接待游客4万人次,产值400万元,年利润60万元以上,“渔家乐”户均年增收1.5万元;杭州白马湖休闲渔村,自2005年10月试营业以来,当年营业收入77万元,净利15万元,提供了30余个就业岗位;舟山半岛“渔乐园”,以网箱垂钓、现钓现烤、休闲观光为主,年接待游客6万人次,年利润30万元以上。与此同时,休闲渔业的发展促进了服务、旅游、加工等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作为一项新兴的旅游资源,不仅拓展了旅游、服务行业的空间和范围,促进了旅店、饮食、交通运输等服务行业的发展,而且还带动了水产加工、旅游用品等加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乡交流、沿海与内陆交流及新农村建设。5、依托渔业产业,突出“渔”字特色依托渔业产业,又按照旅游业的运营规律、要求来经营管理,是休闲渔业的基本特征。各地在发展过程中,充分依靠现有条件和渔业设施,突出在“渔”字上做文章,以渔业、渔村、渔事作为其主要载体,结合本地实际,发展涉渔特色项目。如嵊泗渔家乐和普陀蚂蚁岛开发的“吃住在渔家”、“当一天渔民”,岱山的“渔家乐”旅游等海岛渔村特色休闲渔业项目,让游客吃特色渔家风味餐,住渔家木屋,玩乡村民间文艺节目,参与海上捕捞、垂钓活动,都充分突出了“渔”字特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6、促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渔民转产转业休闲渔村、观光渔船、垂钓基地等休闲渔业的发展,对传统渔区而言,一方面拓展了渔业发展空间,优化了渔业结构;另一方面为渔民转产转业提供了出路,促进了渔农民的就业和增收,带动了渔村的现代化建设。如舟山市推出休闲渔业项目38个,总投资1.8亿元,吸纳渔区转产劳动力1000余人,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年创产值8000万元。有效地促进了海洋捕捞的转产转业工作,增加了渔农民的收入。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