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中华鲟蛀鳍病的症状病鱼游动失去平衡,在水体上层靠池边活动;肉眼可见病鱼胸鳍、尾鳍破损、分叉,严重者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继发水霉。
2、中华鲟蛀鳍病的病因在鲟鱼开口期或转食期,由于放养密度过大,规格不整齐,个体大、活动强的幼鲟把个体小、活动弱的幼鲟的鳍条当食物咬伤,形成蛀鳍。
3、中华鲟蛀鳍病的危害该病主要发生在稚鲟开口期和幼鲟转食期,易继发水霉引起死亡。
4、中华鲟蛀鳍病的治疗及时挑出患病幼鲟,用3%食盐水消毒10min后,另池单养,以防继发水霉引起死亡。
5、中华鲟蛀鳍病的预防①保持鲟苗放养密度合理,同池鱼规格整齐。
②仔鲟开口期和转食期要少量多次投喂充足适口的饲料。
通过以上对中华鲟养殖蛀鳍病的防治的介绍,希望能给予养殖户一些帮助。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