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浙江省委副书记夏宝龙高度评价温州稻田养鱼模式。

   2010-04-02 互联网艺莲园1680
核心提示: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3月30日,浙江省委夏宝龙副书记在我局报送的《推广稻田养鱼  实现稳粮增收——温州市探索“沟坑式”稻田养鱼模式取得显著成效》信息上批示,明确指出,温州稻田养鱼模式“很好,值得推广”!  “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近年来,温州市渔业部门在总结传统稻鱼共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理念,积极组织实施“稻鱼共生系统提升与推广”项目,探索总结出一套被群众称为“千斤稻百斤鱼”的“沟坑式”稻田养鱼新模式,亩均

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3月30日,浙江省委夏宝龙副书记在我局报送的《推广稻田养鱼  实现稳粮增收——温州市探索“沟坑式”稻田养鱼模式取得显著成效》信息上批示,明确指出,温州稻田养鱼模式“很好,值得推广”!  “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近年来,温州市渔业部门在总结传统稻鱼共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理念,积极组织实施“稻鱼共生系统提升与推广”项目,探索总结出一套被群众称为“千斤稻百斤鱼”的“沟坑式”稻田养鱼新模式,亩均增收达千元以上。这一模式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稻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稳定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实现了渔、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我省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一条好路子。  温州市是我省稻田养鱼的传统地区,全市约有稻田养鱼面积20万亩,但长期以来,由于采用平板式稻田养鱼,鱼产量不足10公斤/亩,增收效果不很明显。2008年始,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力量,在永嘉、瑞安等地开展了“沟坑式”稻田养鱼综合试验研究工作,实践证明,这一种养结合的新型模式,具有粮食提质增产、农民增收致富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等特点。  一是稳粮增产作用明显。沟坑式稻田养鱼,坑沟约占稻田面积的10%,从常理上来看,这会减少水稻的产量,但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不减反增。种稻不养鱼的对照田水稻亩产为410公斤,而采用沟坑式稻田养鱼模式的稻田水稻平均亩产达450.9公斤,增产10%。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把鱼沟和鱼坑占去部分的稻秧密插在沟、坑的周边,这样虽然表面上看占了稻田10%面积, 但从插秧的数量上只减少了5%左右;另一方面,鱼在沟坑式稻田中的广泛活动,能除草吃虫、松土施肥,促进了水稻尤其是环沟边水稻的生长,提高了稻谷饱满度。  二是农民增收作用显著。从养鱼稻田与未养鱼的对照田投入产出统计结果来看,养鱼稻田亩均产稻450.9公斤、产鱼57.7公斤,亩产值2813.16元,扣除各项开支1482元/亩,亩净利润为1331.16元;对照田亩均产稻410公斤,亩产值820元,各项成本676.5元,亩净利润仅为143.5元。每亩养鱼稻田可以为农民多增收1187.66元,增收效果非常明显。  三是环境改善作用突出。从试验情况来看,养鱼稻田与未养鱼的对照田相比,化肥使用量减少44.4%,农药使用量减少60%。在鱼收捕后,经检测,养鱼稻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达30.43克/公斤,比对照田(27.06克/公斤)高出12.4%。可见,稻田养鱼对增强土地肥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稻米的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也大大提高。  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温州市通过政策扶持、典型示范、配套服务等手段,在经济欠发达、产业较单一的山乡大力推广“沟坑式”稻田养鱼这一新型模式。2008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共投入670余万元,已建成稻鱼共生示范村20个、标准化稻田养鱼面积2万余亩,年增产稻谷1000吨、田鱼1100吨,农民增收1600万元以上。目前,“沟坑式”稻田养鱼已成为温州市助农增收的一大亮点和工作重点,该市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沟坑式标准化稻田养鱼基地发展至5万亩。  为加快渔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总结推广温州等地经验, 2010年,我省渔业系统已全面启动“养鱼稳粮增收工程”,确定了“在粮食主产区,引导种粮大户创新农作模式,因地制宜开展稻田养鱼(虾、泥鳅等),稳粮增收;在欠发达地区,支持山区农民发展‘稻田鱼’、‘清水鱼’等文化传承型渔业,以渔增收”的工作思路,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展开之中。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温州 稻田 副书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