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近几年来,湖北省鄂州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水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加强渔业商品基地建设、龙头实体的培植和营销体系的构建,促进了水产跨越式发展。2009年全市水产品总量31.4万吨,同比增长15%;实现渔业产值32.92亿元,同比增长18.3%;渔业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41.3%,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17元,较上年增加617元。水产业为农民年人平纯收入增收贡献269.38元,占大农业贡献率比重52%。水产一跃成为鄂州经济阵营的四大蛟龙之一。  进一步把水产业做大、做强,实现由资源大市向水产强市的跨越,既是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要求,也是鄂州富民强市的现实选择。该市围绕“建设大基地、组建大公司、开拓大市场、做强大产业”的思路进行快速发展,依托“鄂州市五十万亩无公害水产板块”项目,以上市企业“武昌鱼股份公司”为龙头,继续组建河蟹、珍珠、红尾鱼等优势水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实现加工产量占总量的20%至25%,努力开拓国内外两大市场,加速由水产资源大市向渔业经济强市新跨越。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水产标准化高效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在鄂州立项,对于提升鄂州水产养殖质量和水平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水产标准化高效生态养殖基地鄂州项目区2009年3月设立,项目总投资387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000万元。  该项目区包括核心区——杜山镇湖北团头鲂(武昌鱼)原种场,辐射区——蒲团乡中华鳖养殖基地、东沟镇杨林湖水产养殖基地、杜山镇路口新社区水产养殖小区、杜山镇东港新社区水产养殖小区、长港镇峒山新社区水产养殖小区等6个项目工程。  核心区2000亩水产标准化高效生态示范基地核心区选择湖北省团头鲂(武昌鱼)原种场,建设地点为鄂州市杜山镇农业高新科技核心园区。  核心区按照“鱼池标准化,道路网络化、灌排独立化,养殖机电化”的高标准现代水产养殖模式进行建设。 项目区8000亩水产标准化高效生态示范基地辐射区,由位于蒲团乡的鄂州市梁子岛水特产工贸有限公司中华鳖养殖基地、东沟镇六十村的杨林湖特色水产养殖基地、杜山镇路口村的南湖水产养殖基地、长港镇的峒山水产养殖基地、杜山镇东港水产养殖基地5个项目片组成。要求鱼池外观整齐划一,道路以满足项目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节约投资为标准,与工程布局相协调,布局合理,顺直通畅。养殖区域的进排水系统相对独立,设立独立的电灌站和排水站。各项目片的的进水渠道采用C20现浇砼衬砌渠道或预制U型槽安装,排水主港、排水支港进行全断面疏浚扩挖,确保排水畅通,对其中部分边坡不稳定的排水港进行护砌。逐步实现精养鱼池三机配套,配置增氧机、投饵机、抽水机械等渔业机械。逐步改善养殖生态环境,结合“一建三改”,改水、改厕、改水,使生活、储物、饲料区隔离;新建、改建部分生产管理房,因地制宜地加强绿化建设。  鄂州市水产业按照“全域鄂州”的理念和省委“先行探索,积累经验”要求,突出“武昌鱼文化”和“百湖之市”两大特色;应用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模式;依托中央财政“水产标准化高效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吨鱼万元工程”、“两鱼两虾工程”,建设水产基地:武昌鱼生态养殖基地、万亩中华鳖生态养殖基地、名优水产生态养殖基地、“三机配套”生态养殖基地、鳜鱼和黄颡鱼养殖基地,推进水产产业化和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使百里长港示范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现代渔业发展最快、效益最好、渔民收入最高的水产示范区。  通过中央财政项目的实施,建成一批规模较大,养殖标准化及综合生产能力较强的水产标准化高效生态养殖示范基地,进一步推动项目区渔业标准化、生态化、规模化、良种化、区域化、品牌化、特色化、机械化,达到项目区“一个体系”改善,实现“三个提高”和“一个增加”,即项目区渔业基础设施体系改善,生产抗灾、减灾、避灾能力提高,基地生产装备水平和科技支撑能力提高,优质水产品生产数量和品质提高,项目区农民渔业收入增加,将项目区打造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现代渔业示范基地和优质淡水品供应基地。  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水产标准化高效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成为鄂州百里长港示范区产业支撑的最大亮点。到2010年,项目区水产品产量将突破1万吨,渔业产值突破1.06亿元,带动1万户渔户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增加就业人员15000人以上。通过项目区带动全市水产业大发展、大提高,到“十一五”末,使全市放养水面达到60.06万亩,标准化高效生态养殖面积占精养总面积的65%以上,水产品总量达到42万吨,渔业产值达到44.52亿元。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