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冬末春初临近,雉水大地升腾起新的希望。    连日来,如皋丁堰镇皋南村的村民们脸上笑容满溢,趁着冬闲,他们已经开始清沟、晒池,准备开春投放鱼苗。    短短几年时间,村庄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发展方式的转变,水产养殖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作为南通市河沟养殖示范村,皋南村农民的收获是实实在在的:全村河沟总面积620亩,逾八成水面发包养殖,平均亩产286公斤,亩均效益1042元。    不仅仅是皋南村,去年,全市实现水产养殖面积9.2万亩,其中池塘养殖4.64万亩、河沟养殖4.56万亩,建成南通市级河沟养殖示范村3个;新增高效渔业面积5100亩,其中设施渔业面积1020亩。在遭遇上半年特大旱灾、七月份特大水灾的情况下,水产品减产不减收,全市实现养殖产量2.1万吨,实现渔业经济总量10.5亿元,创历史新高。    打牢基础高效渔业提质扩面    结合道路取土坑的改造、河道三清工程、鱼池护坡工程等,各镇(区、园)积极增加水面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全市改造河沟60多条,改造面积5000余亩,新建池塘2500多亩,改造鱼池5000多亩,新增护坡鱼池面积800余亩。中心沙水产养殖场投资500多万元,新建标准化鱼池250亩,改造鱼池400多亩,50%池塘护坡达到硬质化,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鱼池带水护坡。    通过打牢发展基础,全市培育了一批高效渔业典型。雪岸镇雪洪村新发展百亩连片稻田养殖,生产有机农产品、水产品(有机鱼有机大米),实现了稻鱼双丰收;如城镇凌青村发展了500多亩的围田提水养殖水蛭,亩效益超万元;郭园镇车马湖社区新增400亩水产生态休闲观光园,新建100亩标准化池塘养殖螃蟹;磨头镇十字桥村新发展河沟养殖300亩,新增网箱9100平方米,建成了南通市级河沟养殖示范村。    借力发展特色产业持续跨越    去年,以如城镇、东陈镇为主的观赏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截至目前,全市观赏鱼养殖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观赏鱼年产量突破5亿尾、年产值突破1亿元。东陈镇双群村借助省级财政项目的实施,新建连片观赏鱼养殖池塘180亩、改造水泥养殖池10万平方米,建设硬质钢架大棚5000平方米,利用“如皋蝶尾”品牌对接浦东观赏鱼中心,积极培植5亿元观赏鱼产业,目标打造中国观赏鱼第一村。该村观赏鱼参加上海观赏鱼名品展示展销会再获一、二等奖,被命名为江苏省“现代渔业示范村”。    柴湾镇志勇村范氏生态水产专业合作社抓住省高效渔业项目实施的契机,新建水、路、电、绿化相配套的乌鱼养殖基地309亩,扩建了物流中心5000平方米,在全市带动发展乌鱼养殖16户、546亩。去年,合作社乌鱼养殖产量1130多吨,亩效益达6500多元,日成交额近50万元,被命名为南通市级龙头企业、南通市级现代渔业园区、南通市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科技支撑助力渔民增收致富    去年,市水产技术指导站“驻点”对接10个村居、园区,培育了水产养殖示范户420户。在推进驻点兴园工作中,市水产站5名专家和全市27名指导员人均入户47天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51期,培训渔(农)民4210人次,发放资料2万份,发放物化补贴折现13.5万元。驻点科技人员为园区申报各类项目12个,争取财政资金600多万元,创造历史最高水平。在科技人员的推动下,全市创建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2个,申报、认证省级无公害水产品基地2个,申报省级名牌产品1个、专利1个。全市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示范户入户率达100%,推广新品种3个,新技术3项。    据统计,全市水产养殖示范面积1.01万亩,辐射带动养殖户6300户,辐射面积6.73万亩、占全市养殖面积的60%。示范户亩均效益2240元,与辐射户相比平均增效14.2%,人均增收230元;辐射户亩均效益1960元,与普通养殖户相比平均增效9.5%,人均增收205元。作者:王玉梅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