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主编:孟庆海  记者:王星灿      今天我们来关注水产品出口。中国是水产品出口大国,自2002年以来,我国的水产品出口连续十年稳居世界第一。但是进入2012年,水产品出口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多个市场出口额呈现负增长,连续多年稳定增长的欧盟市场,自去年下半年起出口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今年降幅继续扩大,水产品主要出口省份增速均有所放缓,福建、浙江出口量大幅下降。水产品出口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一起到水产品出口大省—广东去看一看。    2009年春节刚过,湛江海关遇到几批从美国进口的特殊物品。报关单显示,这是几大袋海水。    广东广东南临南海,是全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为什么还会有会有人进口海水?    为谨慎起见,海关科研人员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这几大水袋里面的液体的确是海水。    进口海水,这在中国海关还是头一遭。    那么,究竟是谁买下的海水?为什么要舍进求远从美国进口?这批海水的用途到底是什么?就在工作人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在两百公里以外的阳江,李若峰也如坐针毡。    李若峰:虾已经到了这边,但是没有这个水来配套。    原来,李若峰所在的公司当时向美国夏威夷海洋生物研究所购买了一批对虾虾种进行试验。    李若峰:从美国来的亲虾怕中国水土不服,从美国进口夏威夷的原装的海水就是让他们更好地来适应这个环境。    为了这个试验,光是进口海水就花了这家公司三万多元。这洋亲虾为什么如此金贵?中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养虾国,为什么这家企业自掏腰包进口亲虾做实验?莫非现在虾的产量还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海惠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阮伟强:现在还高,我们那边都没那么高,要不低一点。    虾农:那不行,我们这边都是这个价。    阮伟强是广东一家水产品企业的负责人,最近正在忙着跑虾塘收虾苗。    阮伟强 :我们买大量收购,批量的收购,一次都是几万吨,几万斤这样子,你能便宜几块钱,便宜能5毛钱没有?    虾农:不行,反正你来了,要的量这么大的话,就低两毛钱。    虾农:老板,今年虾不好养。百分之七十抓出来全没用了。饲料又涨价,天气又不好,成活率也不高。    阮伟强告诉记者,今年虾的成收受气候影响有所下降,价格也水涨船高。    阮伟强:每个厂他们都会,每个厂都会派人除了到那个专门的市场去采购,还会去基地那边去抢购,还会跟虾农他们都会有一些,提高价格    阮伟强的这家企业的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和东南亚市场,欧债危机以后,企业的出口业务也受到冲击。    记者:降幅大概有多大?欧美这一块。    阮伟强:30%左右。    记者:那一块占我们的比例大吗?    阮伟强:都是50%左右吧,    阮伟强很希望能够多接些订单来缓解欧洲市场对企业的影响,但又担心原材料价格波动过大,只能接金额低,时间短的订单。    阮伟强:因为你也不知道下半年虾的价格会到什么程度,因为天气变化对虾的那个原材料的收购价格影响也很大。    不止是阮伟强,记者走访的其它水产品企业都在接外单的时候会特别注意控制订单的周期和数量。    阳江万事达海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桂奇:只要接一些短期的,大的单子,长的单子是不敢接的。    广东顺欣海洋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织:以前定单下到会半年,甚至一年都有。现在下来定单主要是一个月到三个月。    广东省某海产公司总经理庞先生:我们现在接单十个十个接,以前这一百个都无所谓,现在不敢接多,就一个一个走。    庞先生做了20年海产品生意,之前产品绝大部分都销往海外市场,但现在只有40%能出口。    记者:(国外)市场现在还做呢?    庞先生:有,比较少。他们西方还是比如日本,他们的价格都下降了下降很多。    雪上加霜的是,这家企业去年抢购的原材料现在已经全部用完,现在虾又减产,只能少量进货,维持基本生产。    庞先生 :有点补充,不讲什么利润,怕亏本了,早早放了。    记者:那现在公司的利润到底怎么样?    庞先生:公司的利润很薄很薄,根本没有利润,只有养活工人而已,现在亏本养他们,    农业部渔业部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9.3%,我国水产品出口额占全球水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14.8%,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但是受到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一季度我国水产品一般贸易出口量55.11万吨、同比下降8.93%,出口额28.54亿美元,同比增长13.18%。其中,贝类、对虾、罗非鱼、鳗鱼、大黄鱼等名优养殖水产品作为一般贸易主要出口品种,出口量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形势不容乐观,其中对虾出口量下降33.6%,出口额下降21.9%。而作为水产品出口大省的广东,情况也并不乐观。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屈家树:我们今年前五个月也就是1到5月吧,广东全省的水产品的进出口的总额是27.22万吨,出口量呢是减少了,大概减少了5.26%,    在屈树军看来,水产品出口额下滑首先是受到欧债危机影响。海关数据显示,连续多年稳定增长的欧盟市场,自去年下半年起出口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今年1季度降幅继续扩大,出口数量减少11.15%,出口额减少3.22%。预示着欧债危机对我国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可能已经开始显现。    而因为受到天气和病害影响而导致原材料的减产,这也成为制约水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    屈家树 :对虾就下降了6.9%,那么罗非鱼就下降了2.4%,烤鳗是下降了21.4%,    不仅如此,和其它所有中国制造的行业一样,由于成本不断上涨,中国水产品出口遭受到来自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挑战。    屈家树:特别是越南跟泰国的水产品的出口是异军突起,把这个国际市场的这个水产品的进出口的份额占到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使我们面临更加激烈的这个竞争。    一方面是外部市场需求的萎缩,一方面是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出口遭遇困境也就成为必然,一季度同比下滑8.93%的数据更是显示了问题的严重性,尽管二季度形势有所转暖,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面对危局,水产品企业会采取哪些措施来突围呢?    记者:今天的怎么样?价格怎么样?    广东省某海产公司总经理庞先生:价格还不是很好。    庞先生每天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和分布在全面各地的销售人员联系,了解当地的销售情况。    庞先生 :没有办法,只有我们转型了,转到做内销了。    阮伟强也开始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尝试开拓内销市场,在市中心建起了这个海产品超市。    阮伟强 :因为国内的市场也是很大,我们把这个超市看作一个生产,做国内的。    记者:现在咱们内销这一个比例占到销售多少?    阮总:现在还比较少30%左右吧。    阮伟强乐观地认为,和欧美市场的不景气相反,国内市场正处于上升阶段。    阮伟强:现在出口因为很多因素也决定把那个成本加大了,反而内销市场比较大,量也比较多,也比较容易做一点。    但是转战国内市场更早的庞先生对内销的感受却没有那么乐观。    庞先生每天在电话里最关心的就是销售回款的问题。做了二十年水产品外贸的他发现,与国际贸易相对便捷的交易方式相比,进入国内的大型零售企业,货款结算有一定期限的账期,这加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庞先生告诉我们,出口产品的品牌在国内的认知度相对较低,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还需要付出相当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庞先生 :比如价格,他们一开始打开市场要便宜一点。    更重要的是,在出口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国内市场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就在他所在的一个城市,出口转内销的水产品企业就有一百多家。    庞先生 :市场竞价很厉害。很困难那种的,我们也想办法把这个产品做好,也要跑出一条路就出来。    (捕虾现场)    天一大早,工人们就在关科的虾塘里忙开了。隔三差五地关科都要把虾往加工厂里送。虽然今年气候不好,但他家的收成还是不错。    虾塘承包人关科:今年三千多斤一亩,我看不止,四千斤。我们的,我们增长了40%左右。去年我们毛产一千多斤,现在达到三千斤,四千斤。    关科把这塘虾的好收成归功于他的虾苗好,这些虾苗都是他以一只1分8的价格买到了南美白对虾种苗孵化的第一代虾苗,比普通虾苗贵了两到三倍,但是成活率也高得多。    关科:今年的虾苗不错。上一季我们养得那么好,我们下一季还怕什么    现在关科的这批虾被送往阳江万事达海洋食品有限公司,在进入生产线之前,首先进入公司的这个检测中心进行化验。    阳江万事达海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桂奇:这是我们万事达的一个国家级的检测中心, 这是从美国进口的安捷达检测仪器,它可以把在我们这个水产品里面的农药残留都能很准确的检测出来。    中国是世界上水产品出口大国,但是出口商品却频繁遭遇发达国家的设置的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从技术法规、标准到合格评定程序,水产品已经成为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最多的产业之一。为了改变自己的被动地位,梁桂奇投资1500万,建起了这个检测中心,其中的一些指标甚至比国外专业机构还严格。    梁桂奇:在国外的话,只要你的产品能符合国家的要求对吧,应该我们的实验室检验出来的东西,应该等于是合格的话就等于进入他们国家,就基本上是100%的安全。    关科的虾很顺利通过了各项检测。但并不是所有的虾源都能满足如此严苛的质量标准。实际上,和其它水产品企业一样,万事达也一直受到虾源不稳定的困扰,还因此错一单大生意,让梁桂奇至今耿耿于怀。    梁桂奇:最大的一个客户给我们订了150个,大概三千吨,大概三千万美金的定单,而我们只敢接150万美金左右。    有数据表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对虾生产国,年产量134.8万吨,占全球总量的40%。但多年来,我国苗场生产的南美白对虾种苗,其亲本都直接或间接源自国外亲虾,而且真正的第一代种虾所占比例不大,大多数为本土化的第二代或第三代种虾,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出现生长速度慢,发病率偏高的情况,严重影响对虾的产量和质量。    万事达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若峰:所以虾农在养的过程中不得不用抗生素,但是对我们加工厂来说,加工出口到国外遇到了技术壁垒,国外就检查我们的药材康生超标会打回头。    梁桂奇的企业在近年来快速发展,随着产量的逐步增加,对原材料的需求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在逐步增加。因此他不惜重金,从美国直接购进了亲虾和海水进行繁育实验,从而出现了节目开头的一幕。    李若峰:因为我们要引进这个夏威夷OI研究所的青虾,引进这个项目必须要做深入的研究和调查,我觉得这种投入也是值得的。    今年3月28日,万事达公司与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在阳江成功签署了对虾育种技术转让项目协议。这家研究机构在全球养虾产业方面的研究水平是世界公认的领先和主导者,不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虾基因库,同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繁育养殖技术。根据协议,6年的时间里,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将向万事达提供30个家系的原种亲虾及其基因图谱,万事达由此就能建立属于自己的遗传育种中心,进而培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宜在中国或广东省生长的优质虾苗。在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研究基地,我们看到了正在培育中的本土化亲虾。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研究基地副主任杜国平:按照现在我们中国每年的虾苗的产量大概在2100,其中进口虾培育出来的子一代的苗大概占了三分之一,也就是六百万,610左右,这个数量的话需要的青虾大概在13万,这13万对本身的价值就超过一个亿,这是直接的价值。但是青虾如果是适合我们本地环境,适合我们的养殖模式,那降低了养殖的成本,降低了养殖的风险,提高大的成活率,提高它的生长速度,这样带来间接的效益是非常客观的。    为了解决原材料供应而奔忙的不止有企业,我们见到阳江市副市长李孟志的时候,他正在和市海洋与渔业局业局局长一起讨论东平渔港和阳江市深水网箱产业园区的规划。    广东省阳江市副市长李孟志:对岸渔港总体的规划,目前主要是发展远洋捕捞,深海养殖,我们把这个规划做了以后,我们也在做深水网箱的规划,叫南鹏深水网箱规划。    根据该项目总体规划,南鹏列岛附近海域将建设750组共3000口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形成近450万立方米养殖水体。    李孟志:我们就是要发展这个远洋捕捞,把木质船改成钢制船来做,远洋捕捞对这个捕捞这方面的鱼类会增加,这是一个。第二个我们做这个,做深海养殖,完全投产后一年生产量都达到18个亿,这样为我们海产品出口增加了很多质量优美的,味道新鲜的货源。    提高产量和品质,启动内销市场,这两招的作用到底会有多大,还需要时间来检验,面对困难,水产品企业还有哪些牌可打?    除了外部需求的萎缩,来自泰国、越南等国水产品出口企业的竞争也在加剧,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是这些国家水产品企业和中国企业竞争的杀手锏,面对泰、越等国家水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中国水产品企业怎样才能降低成本、提升产品价格的竞争力呢?    阳江市阳西塘口镇居民阿芬:有时候早上7点半,有时候8点这样子来,送小孩上学就来了。    阿芬原来是一名家庭妇女,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在这里上班的她不用打卡,不用做班。    阿芬:这里每个人都很自由,近家,不顺时间。    阿芬工作的地方是广东顺欣海洋渔业有限公司设在阳西塘口镇上的一个加工点,这个加工点在每年的生产旺季招募附近的家庭妇女来上班,对虾进行简单的剥壳处理,再将半成品送回工厂,在现代化的生产线上进一步加工。    广东顺欣海洋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织:这里从去开始的。我们现在有三个(加工点)。最多这边有一百多人。    去头去尾剥虾壳,这是对虾加工中最耗费人工的一道工序,生产线前密集的工人也是此类企业最常见的风景。林织说,以前他只需要在工厂大门口贴一个用工广告,两天就能招来六百个工人,但去年,他在当地报纸上花上几十万反复做广告,但最后只招来了十几个人。眼看生产旺季来临,手里的订单越积越多,他想起这种有些原始的生产组织形式。    林织:所以我们当地就把就想到一些还可以利用的劳动力,我们就把它集中起来。    林织的公司现在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今年上半年的出口量增长超过20%。随着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人工成本的提高,他也开始考虑逐渐改变现在的这种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    林织:要是我们乡下的劳动力都不能满足我们的工厂的需求的话,我们要考虑机械化,转型升级,这个都是我们今后的发展方向。    而梁桂奇已经开始了这种机械化的尝试。在万事达的生产车间里,已经有一条从美国进口的自动剥壳机在24小时运转。    梁桂奇:我们把这个原只虾放在输送带上面,将来的带头虾,就连着头的,然后通过输送带上去的时候,进入我们的剥虾车间,就变成成品了。经过我们玻虾车间的玻虾,就变成我们现在的虾仁成品了。    记者:有虾壳吗?    梁总:没有,干干净净的。    记者:它这里面有几个工人?    梁总:六个,一般工人是六个,一般是两个班倒。产量都是一样的    这套从美国引进的设备需要梁桂奇投入一亿元左右,光是请美国工人过来安装的费用每天就高达四千元。这不是一笔小数目。梁桂奇不是没有犹豫过。但是越来越明显的招工难让他逐渐改变了主意。    梁桂奇:三年前我们公司的工资一个月的工资大概是一千三百到一千五百,但是今年平均工资已经从三千五百块钱到四千五百块钱左右。    更严峻的是,即便工资涨到那么高,但依然难招到更多的工人。而在国际市场上,梁桂奇也发现来自东南亚几个国家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梁桂奇 :估计我们企业的利润会以30%的增长,我们来源是哪儿是我们自动化的成功,跟我们劳动成本大大的降低。    对梁桂奇和众多水产品出口企业来说,今年以来最大的利好消息就是6月8日,世贸组织向成员散发了中国诉美国暖水虾反倾销措施世贸组织争端案专家组报告,中国在该案中获得全面胜诉。    梁桂奇:因为美国是最大虾的用量国家,它一个国家的用量已经占掉了全世界的30%以上,所以美国市场的打拍的话,对我们中国的企业,特别是我们虾的水产出口企业会有一个很大的帮助    2004年11月30日,美对我输美暖水虾实施反倾销措施,此案是我农产品遭遇的最大一起反倾销案 。此前,美国已经是我国水产品,尤其是虾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2003年我国对美出口金额已达3.8亿美元。    记者:准备好进军这一个大的市场吗?    屈家树:那么应该说我们有信心,但是没把握。    屈树军的没把握来自于几个方面。他认为,在欧洲购买力下降的大背景下,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除了成本上涨之外,中国水产品企业还面临着几大瓶颈。    屈家树:第一个方面作为企业来讲的话,我们这个参与进出口的企业的意识,竞争意识还不够强,实力还不够强,这是一个挑战。 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从宏观政策来讲,我们现在企业的税负还显得有些重,那么这样也影响了我们这个进出口的竞争力。    尽管中国这次反倾销的胜诉为中国的水产品企业再次进军美国市场减少了障碍,但在屈树军看来,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除了成本上涨之外,中国水产品企业还面临着几大瓶颈。    屈家树:第一个方面作为企业来讲的话,我们这个参与进出口的企业的意识,竞争意识还不够强,实力还不够强,这是一个挑战。    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从宏观政策来讲,我们现在企业的税负还显得有些重,那么这样也影响了我们这个进出口的竞争力。我们现在水产品的进出口行业还缺少一个统一的协调机制,内部竞争非常激烈,有时候互相压价,这就造成了我们出口的价格上不出去。    和中国制造业出口一样,水产出口也深受国际大环境影响,市场萎缩进一步造成企业不景气。然而我们在片中看到几家企业在危机中纷纷另辟蹊径,有改良品种的,有更新设备的,还有全力进军内销市场的。积攒力量、修炼内功让处于蛰伏期的企业倍感艰辛。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门槛。过去了就是打开了另一扇门,企业就会迈上一个新台阶。尽管这个修炼内功的过程有些残酷,甚至无法预知未来,但是如果不进行产业升级,只能是死路一条。总而言之,顺势而动应该是企业经营乃至行业发展、经济运行的不二法则。我们希望水产出口业能尽快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向现代养殖业的跨越,在海洋经济中实现新的突破。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