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浙江渔民捕到野生中华鲟后放生,中华鲟长江保护鱼种

   2013-01-25 互联网艺莲园2100
核心提示: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1月24日下午4时许,浙江台州市三门县海洋与渔业局执法大队人员和刘开喜夫妇一起,将自己误捕到的一条长137厘米、重达17.8公斤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送到猫头洋放回到大海里。当天上午9时许,三门县六敖镇门头村渔民刘开喜和妻子在健跳港狗头山海域捕鱼时,意外捕获到一条尖嘴、长条形的“怪鱼”,从来没有见过。凭20多年的捕鱼经验,刘开喜感觉这条鱼不同寻常,立即与三门县海洋与渔业局执法大队取得了联系。同时,刘开喜怕这条鱼会因为缺氧而死亡,立刻和渔民一

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1月24日下午4时许,浙江台州市三门县海洋与渔业局执法大队人员和刘开喜夫妇一起,将自己误捕到的一条长137厘米、重达17.8公斤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送到猫头洋放回到大海里。当天上午9时许,三门县六敖镇门头村渔民刘开喜和妻子在健跳港狗头山海域捕鱼时,意外捕获到一条尖嘴、长条形的“怪鱼”,从来没有见过。凭20多年的捕鱼经验,刘开喜感觉这条鱼不同寻常,立即与三门县海洋与渔业局执法大队取得了联系。同时,刘开喜怕这条鱼会因为缺氧而死亡,立刻和渔民一起将它送到六敖赤头码头,放在通有氧气的养殖池内暂时精心养护起来。附近村民们闻讯后都来观看,个个称奇不已。70多岁的村民李老伯说:“我这么岁数了,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鱼。” 三门县海洋与渔业局执法大队接到刘开喜的电话后,下午2时半,技术人员李忠宽等赶到赤头码头。经过技术鉴定,这条“怪鱼”是中华鲟,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经测量,这条鱼长137厘米,重达17.8公斤。笔者在现场看到,这条中华鲟体形很美观,颜色深褐色,泽色非常光亮。身上还有一个标签,上面写着N0:6657和联系人的手机号码。李忠宽说:“这条中华鲟可能是渔民捕到后放回到大海里游到这里来的,我县过去从来没有捕到过这么大的中华鲟。” 刘开喜听后说:“既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么珍贵,我也把它放回到大海里”。当天下午4时许,执法人员和刘开喜夫妇将这条中华鲟送到猫头洋放回大海。相关链接中华鲟学名:Acipenser sinensis,又名中国鲟、鲟鱼、鳇鱼、苦腊子、鳣,是中国特产的古老珍稀鱼类,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早三叠纪,生活于我国长江流域。它与大熊猫一样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是研究鱼类和脊椎动物进化的“活化石”,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活在同一水域的白鲟并称为中国的“水中国宝”。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渔民 浙江 放回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