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三亚水产研究中心,海南省热带水产种质重点实验室

   2013-02-20 互联网艺莲园3150
核心提示: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近年来,海南省水产研究所着力开展深水网箱养殖设施、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研究,为深水网箱养殖提供科技支撑。   这里,是海洋科技的创新平台,建成了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及我国首家国家级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  这里,是海洋科技的孵化基地。一批批科研成果在这里成功孵化,转化为生产力。  这,就是海南省唯一一家省级水产科研院所省水产研究所。  海南是海洋大省,海洋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该所以科技创

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近年来,海南省水产研究所着力开展深水网箱养殖设施、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研究,为深水网箱养殖提供科技支撑。   这里,是海洋科技的创新平台,建成了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及我国首家国家级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  这里,是海洋科技的孵化基地。一批批科研成果在这里成功孵化,转化为生产力。  这,就是海南省唯一一家省级水产科研院所省水产研究所。  海南是海洋大省,海洋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该所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近五年来,该所共承担国家支撑计划、863 计划、星火计划等项目(课题) 19 个,其他项目98 个。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等11 项科技成果奖,分别荣获“全国星火科技先进集体”、“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等殊荣。  攻克引种育种难关助力渔业可持续发展  前不久,由该所承担的“国家级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建设项目”通过验收。这是我国首个竣工投产的国家级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项目投产运营后,我们将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培育优质健康的南美白对虾种虾及虾苗,搭建起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研究体系平台,填补国内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的空白,扭转南美白对虾种虾依赖进口的局面。”该所所长说。  无疑,这将是海南省水产养殖优良品种引种、育种的新突破。  南美白对虾是该省海水养殖当家品种,但前些年因对虾种质资源严重退化,病害频发,制约了养虾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破解这一难题,该所近年来先后从美国夏威夷引进1 万多对南美白对虾原种健康亲虾,培育出具有原种优势的50 余万对仔代亲虾和2000 余亿尾虾苗(含幼体),除供应本省养殖业主外,还大量销往全国20 多个省份,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该省养虾业发展的种质退化问题,发挥了国家级良种场的示范辐射作用。  广大养殖户反映,这些优质虾苗在养殖过程中保持了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抗逆性强、产量高的原种优势。  琼海昌良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云昌良告诉笔者,研究所每年都为该公司提供几十亿尾对虾幼体。“南美白对虾的成功引种、育种,确保了海南养虾业的可持续发展。”云昌良说。  该所承担的南美白对虾原种选育及推广项目分获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特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国家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等。  此外,该所还承担了半滑舌鳎、漠斑牙鲆、海葡萄等优良养殖品种的引种项目,为海南省水产养殖优良品种引种、育种及推广做出了突出贡献。  开发养殖新品种打造富民产业  该所承担的“远海梭子蟹(花蟹)工厂化育苗及池塘养殖技术研究”项目近日通过专家验收,初步建立了花蟹工厂化育苗及池塘养殖技术体系,意味着深海捕捞的花蟹有望实现人工养殖,可为海南省海水养殖业增加新品种。  近年来,该所一直致力于水产养殖新品种的开发,先后承担了方斑东风螺、杂色鲍、大珠母贝、石斑鱼、宽额鲈、豹纹鳃棘鲈、金钱斑等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研究和推广等项目,还承担了国家863 课题“大珠母贝和江珧苗种技术”等多个省、部级科研项目,开发了一批养殖新品种,并实现了成果转化,一批批鱼、虾、贝苗进入了百姓的养殖池塘,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带富了广大养殖户。  该所近年来先后攻克了点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龙胆)、豹纹鳃棘鲈(东星斑)、棕点石斑鱼(老虎斑) 等人工育苗技术和石斑鱼池塘、工厂化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等,并向全省示范和推广。石斑鱼苗的成功繁育,带动了海南省石斑鱼养殖业的发展。一个个石斑鱼养殖基地近年来在沿海地区悄然崛起,成为一大富民产业。  近3年来,该所累计推广各类石斑鱼苗种繁育面积0.85 万亩,商品鱼无公害养殖池塘1.21 万亩,工厂化养殖16 万立方水体,共培育各类石斑鱼苗种约8800 万尾,生产商品鱼2.216亿吨,实现产值达26.82 亿元,利润达12.11亿元。  方斑东风螺、鲍鱼等一批养殖新品种的成功开发及推广,为海南水产业的快速发展助力加油,东风螺养殖业在海南省悄然崛起。至去年底,全省方斑东风螺产量超过2000 吨,产值达2亿多元,增加就业人数近1000人。  深海调查渔业资源助力三沙渔业开发  近年来,该所先后承担了南海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海洋渔具渔法调查、灯光罩网开发“ 四沙”群岛渔业资源技术研究、中上层带鱼刺网技术研究、南沙群岛金枪鱼资源开发与保护、南海深海海域鸢乌贼资源调查与开发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该所尤为注重西中南沙渔业开发方面的研究,先后开展了五次西中沙群岛水域的渔业资源调查与开发,调查了南沙7 个岛礁和西南渔场附近海域的中上层鱼类资源。基本摸清了西南中沙海域中上层渔业资源的品种组成、分布区域、数量分布水平和季节变化等情况,为下一步开发三沙渔业资源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调查结果显示:西中南沙经济鱼类以金枪鱼类、笛鲷科、石斑鱼类、鲳鱼、马鲛鱼为主。鸢乌贼资源尤为丰富。  这些研究成果,对海南省科学合理开发西南中沙渔业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侯小健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海南 渔业 水产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