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福建水产所科研项目,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2013-02-26 互联网艺莲园1420
核心提示: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2月26日,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获悉,该所2012年度有四个科研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励,其中“两岸联合开展台湾海峡主要渔业资源利用与养护”和“裸体方格星虫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及应用”获二等奖,“水产品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和“中国南方刺参养殖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获三等奖。  “两岸联合开展台湾海峡主要渔业资源利用与养护”项目与台湾海洋大学等有关单位联合开展了台湾海峡渔业资源大面积调查,采集10万多个数据,对鲐鱼、中国枪乌贼等种

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2月26日,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获悉,该所2012年度有四个科研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励,其中“两岸联合开展台湾海峡主要渔业资源利用与养护”和“裸体方格星虫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及应用”获二等奖,“水产品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和“中国南方刺参养殖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获三等奖。  “两岸联合开展台湾海峡主要渔业资源利用与养护”项目与台湾海洋大学等有关单位联合开展了台湾海峡渔业资源大面积调查,采集10万多个数据,对鲐鱼、中国枪乌贼等种类进行了DNA生物技术分析。首次联合编撰了约50万字的“台湾海峡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200余种“台湾海峡常见鱼类原色图谱”和8种两岸主要渔具渔法名录对照,建立了台湾海峡渔业资源地理信息系统。首次签订了合作建立渔业资源养护试验区协议。项目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为两岸海洋渔业交流、台湾海峡渔业资源的修复、建立两岸渔业资源养护试验区等提供了基础资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裸体方格星虫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开发出裸体方格星虫室内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工艺,后期海球幼虫至稚虫的平均变态率达63%,苗种中间培育成活率达86%以上。首创裸体方格星虫土池大面积规模化育苗工艺,建立较完整的技术体系,实现裸体方格星虫苗种规模化生产,土池人工育苗面积达1600亩,培育出苗种8.005亿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裸体方格星虫产业化发展奠定了种苗供应的保障基础。开展裸体方格星虫成体和初期海球幼虫对温度和盐度的耐受性试验,率先阐明了温盐变化与星虫成体、幼虫生理反应和存活率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不同地理群体裸体方格星虫的遗传结构及种群分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首次揭示了我国沿海至少存在4个线粒体具显著差异的裸体方格星虫群体,为我国沿海裸体方格星虫种质资源保护、遗传育种及人工增殖放养提供了科学依据。  “水产品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以水产品加工副产物为原料,建立了胶原蛋白、医用止血海绵、甲壳低聚糖活性胶囊、多肽营养液、微粒化鱼油、海鲜调味品和清蚝汁等系列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其中制备海鲜调味品、清蚝汁、壳聚糖、胶原蛋白等的生产技术已产业化应用,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项目申请4项发明专利(授权1项),制定2项福建省地方标准。  “中国南方刺参养殖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开展了刺参南方养殖模式和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率先解决了刺参南方度夏的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了适合南方的刺参养殖模式。首次开展了耐高温、抗病品系选育技术研究,建立6个生长选育家系和5个抗病品系选育家系,建立了刺参耐高温和抗病品系选育技术。首次应用MALDI-TOF MS技术鉴定刺参弧菌病病原菌Vibrio pomeroyi,并开展了刺参腐皮病免疫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构建了抑制性差减杂交cDNA文库,筛选出免疫相关功能基因。2009-2011年,刺参南移养殖技术在宁德、莆田和漳州等地区推广应用,刺参海区网箱养殖15.3万箱,产量2.434万吨,产值39.64亿元,刺参池塘养殖2.4万亩,产量3050吨,产值5.55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了我国南方刺参养殖产业的发展。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