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这两天,微博上的“吃货”们不断转载着两张疑似暴露食品安全问题的图片:一包被遗忘在冰箱里的金针菇“逆境求生”,顶破保鲜膜华丽丽长高数厘米,被一些媒体官微冠以“一张图告诉你金针菇打了多少激素”的标题;一碟烧熟的河虾头部发绿,发图人郁闷表示“吓得果断扔了”。网友们纷纷惊恐评论:你还敢吃金针菇/河虾吗?对于绿头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李来好表示,相比较“藻类说”,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他会倾向于那更可能是虾壳内的虾青素。(3月19日新快报) 对于网友们列出的冰箱里的金针菇“逆境求生”现象,专家给出的解释相对可信。如果有充分证据证明,金针菇适宜生长的环境类似于冰箱这样的环境的话,逆境生长将是可信的,前提条件是经过相关检测和检验。但对于河虾头煮熟后变绿一事,多种解释都不能令人信服。网友“@冰寒”也发布了身份为水科院某所科研处副处长、博士的同学的专业意见,制作了图文并茂的科普帖指出,“根据绿色区域,考虑虾的解剖特点,认为不可能是孔雀石绿,而是某种藻类”。另一位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却认为更可能是虾壳内的虾青素。让人疑窦重重的原因正在于此,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虾头变绿,专家只是提出了种种可能性,专家们尚且无法判定,足以说明虾头变绿仍然是一个“疑案”。在真相不明的情况下,消费者不宜盲目相信专家的结论。 二来,如果是所谓的“藻类”或“虾青素”原因,也令人深感不解和诡异。虾头变绿是一桩新鲜事,多年以来、过去多少年消费者都闻所未闻,难不成偏偏近几年虾头中才生长藻类、多了一些虾青素?其三,就专家群体的公信力而言,不能不令人怀疑。一些“满嘴跑火车的”专家少吗?“指鹿为马”的专家公众已经见怪不怪,为了利益当“托”的专家学者亦数不胜数,在一个专家群体伪劣学术盛行、道德无良的时下,专家们的话说出来便会让人有“三分质疑”。一个“虾青素”的结论,如果没有后续的证据支撑、以及充分证实虾青素的来源,再多的专家恐怕也无法打消公众疑虑。 从常识判断,一些食品或商品中陡然间出来的“反常”现象,一般而言不会太正常。即使是一头虾的“虾青素”超标,这个“超标”的标准未免太大了。虾都会带有虾青素,为什么经过长时间蒸煮这些“虾青素”越积越多、反应如此鲜明?对于虾青素的了解,百度百科得知,虾青素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作用,如此分析这类煮熟后头变绿的“绿头虾”反而成为“补品”和“药品”了,这个结果恐怕更不正常。至于,绿头虾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比较大的可能是与生长环境有关,与外界环境的变化有关,究竟是什么样的“变化”?负面的或“受污染”的可能性较大。虾头变绿无论如何不正常,试问专家们,对于头发绿的“绿头虾”,你敢不敢放口大嚼? 在未经确定之前,还是希望消费者多长几个心眼。 作者:毕晓哲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