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为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水产品消费安全,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201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农质发〔2013〕5号)和《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2013年全省食品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浙食安办督〔2013〕9号)要求,结合全省水产品质量安全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强化能力、检打联动,巩固基础、完善机制”的总体思路,坚持治理整顿与振兴产业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进一步强化管理基础,排查风险隐患,创新管理制度,提高监管能力,解决突出问题,完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全省初级水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水产品消费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本次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水产育苗场、养殖场的药物使用,有效遏制水产品生产中违法使用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等禁用药物的现象。要通过排查掌握风险隐患,建立有效应对措施,严惩违法违规行为,落实生产者主体责任等综合措施,逐步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四项机制”(风险监测评估机制、“检打联动”机制、信息公告机制、应急管理机制)。对排查发现的问题整治率达到100%,不合格产品生产单位执法查处率达到100%,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及时处置率达到100%,涉嫌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向公安机关移送率达到100%。 二、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 (一)加强水产育苗环节监管。一是加强苗种生产许可管理。健全水产苗种生产单位数据库,提高准入门槛,逐步淘汰规模小、条件差、管理薄弱的苗种生产单位。二是督促水产育苗单位健全“三项纪录”制度,规范水产苗种生产秩序。三是重点查处无证生产、销售水产苗种和违规使用禁用药物、滥用药物行为。 (二)深入推进水产健康养殖。一是以水产健康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领域,加强科研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做好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培训、指导生产者科学用药、规范用药。二是深入开展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扩大示范规模,增强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进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积极开展绿色和有机产品认证,加快标准化生产应用步伐。三是加快渔业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扶持培育各类新型渔业经营主体,提高渔民的组织化程度,推动行业自律自检。 (三)全面开展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摸排。一是深入开展主要养殖区域水域环境、投入品(包括引进的苗种、饲料和添加剂等)和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进一步摸清潜在的隐患、找出风险点,并落实相应的监管措施,逐步增强防范水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加强对水产苗种生产单位和水产养殖单位(户)的规范用药、苗种生产企业和较大规模养殖单位的“三项记录”制度、拖虾船和渔运(收鲜)船的规范使用保鲜剂等行为的监督检查。二是进一步加强水产品药残监控。重点结合本辖区的主要品种、用药状况,加大抽检力度,扩大抽检范围,特别是在养殖用药高峰期和夏季海捕虾保鲜剂使用高峰期,开展药物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监督检查。三是严格按规定程序,选择有区域性、代表性的品种,全面开展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控抽检。 (五)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一是强化检打联动,强化对违法单位的查处,严厉打击违法使用禁用兽药和滥用保鲜剂等违规行为。二是探索创新执法方式,组织开展清查收缴养殖环节违法使用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合物活动。三是积极与公安等部门沟通,及时移送涉嫌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探讨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部门联动机制,提高监管效率。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把初级水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当前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切实抓紧抓好。形成主要领导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确保制定的实施方案和任务措施落到实处。要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派出督导组,对重点地区和重点案件现场检查、督导,并建立完善考核、通报、问责、考核机制。对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监管不到位、措施不落实,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相关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予以通报和处理。 (二)加强协调,形成合力。要按照职能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沟通、相互配合,齐心协力搞好整冶工作。严格落实水产品质量安全各项监管工作,加大对重点水产品、重点环节和重点地区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改进监督抽检手段,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生产行为。 (三)夯实基础,提供保障。加强监管队伍能力水平建设,提高监管队伍素质和监管效率。加大投入,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监管装备和检验检测条件。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通报机制,对重大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建立完善事故查处、责任追究、信息通报、部门协作等制度。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地要把宣传培训与执法检查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专项行动的始终。引导水产行业组织发挥优势和影响力,普及水产品质量安全常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大力宣传水产品质量安全整冶工作的意义,及时报道整冶的进展、措施和成效。加强社会监督,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予以曝光,以倒逼机制,推动企业遵纪守法,提高诚信和责任意识。 四、工作步骤 本次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工作部署阶段(2013年5月)。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订方案,对本实施方案确定的每项整治任务和时间安排,提出具体的工作目标,明确完成工作时限和考核指标。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5月至11月)。各地要根据目标和任务,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切实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确保本次整治行动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第三阶段:总结巩固阶段(2013年11月至12月)。及时总结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情况,于2013年12月15日前,将工作总结报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