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n2013062116112541.jpg>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13062116113030.jpg>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13062116113513.jpg>    6月13日,文登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海南苗种繁育基地,引进篮子鱼苗在文登市刺参养殖池塘中进行混养,利用篮子鱼摄食“青苔”的习性,抑制和清除刺参池塘中“青苔”。        刺参养殖池塘中滋生的浒苔、刚毛藻、海绵藻等大型藻类俗称“青苔”, “青苔”大量繁殖后占据养殖空间,消耗水中的营养盐、氧气,覆盖、缠绕、闷死刺参,特别是腐烂时产生的毒素,使池塘底部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急剧升高,给养殖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     目前,我国清除大型藻类主要是使用药物灭藻,灭藻药物对刺参会产生生长缓慢、抗逆能力差、不摄食、药物残留等副作用,而且“青苔”死亡分解产生的毒素易引发刺参肿嘴、化皮等病症。按传统的方法人工捞除,断裂的大型藻类随风漂移到池塘其它位置又会快速繁殖,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效果很差。我市有刺参养殖池塘2.5万亩,70%以上的池塘发生过“青苔”危害,其中,20%~30%的池塘“青苔”泛滥成灾,给刺参养殖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针对上述问题,文登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通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引进有“清道夫”美誉之称的篮子鱼,清除和控制“青苔”繁殖。篮子鱼是近海暖水性、小型、广盐、高温性鱼类,在自然海区喜栖息于岩礁、珊瑚丛、海藻床、红树林沼泽的河海交接处,以附着在岩礁、珊瑚礁或海底藻床的丝状绿藻、褐藻及硅藻为食,平常以大型海藻为主食,偶尔摄食海鞘、海绵和有机碎屑,不摄食其他水生动物,属植食性鱼类。       篮子鱼成功的引进,将会优化我市水产养殖环境,减轻药物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形成无公害、生态、健康养殖的新模式,大大提高刺参养殖产量、品质和效益。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