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对于从事水产品加工的企业来说,水产品下脚料是加工过程中最常见的废料之一。对于这些废料,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将其加工成养殖饲料,或直接当作废料丢弃。晋江一企业运用科技手段成功从这些下脚料中提取了鱼油、钙剂和抗氧化剂等保健品原料,使传统的水产开发产业链得到了有效延伸,降低了原料成本,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成为我市水产品开发的新样板。 依托科技 水产品下脚料变废为宝 郑家骠是晋江市闽南水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他告诉记者,公司每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产品下脚料有上万吨。“以前,这些下脚料都是被拉到养殖场当饲料,或者直接当作肥料处理。而同样的下脚料,在台湾、日本等地却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如从中提取保健品中的成分,不仅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而且从这些下脚料中提取的成分,比人工合成的更天然,对人体更有益。”郑家骠说,正是看到了台湾等地运用科技手段对水产品下脚料进行深加工的成功例子,公司于2008年起便有了利用该技术进行深加工,提升品牌附加值的想法。 据郑家骠介绍,正是基于这样的产业基础,企业先后与福建水产品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生物工程系、集美大学等院校合作,并成立了企业研发中心,对公司现有的鱿鱼下脚料如皮、内脏和中骨等进行实验分析和研究,发现鱿鱼皮中含有抗氧化药物的成分,鱿鱼内脏中含有丰富的DHA、EPA,鱿鱼中骨中有机钙的含量也很高。 “这些研究也让我们看到了从水产品下脚料中提取保健品原料的可行性,但是要从事这方面的生产需要克服的技术难题还有很多。”郑家骠说,保健品原料提取属于生物制药范畴,其在研究、生产加工等领域的要求都很高,必须要有标准化的生产工艺,操作人员也需要有相应的科技知识,而且由于原料在不同温度阶段释放的营养不一样,因此在操作过程中也需要严格遵照超零界分离萃取方法,分段萃取原料中的有效成分。目前,按照该方法提取的抗氧化原料、DHA原料和有机钙原料经过实验分析后发现,其成分稳定,达到天然生物制剂成分的标准。目前,该生产工艺已向有关主管部门报批,预计第一批产品将在明年上半年面世。 加大投入 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变 据郑家骠介绍,该公司以前的业务主要是水产品加工出口,2008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业务的利润也随之下滑,此时公司也意识到粗放型的初级加工抗风险能力很低,如果要在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保证企业的盈利则必须依靠科研投入,通过精细化的科技产品开发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抗风险的能力。 “从粗放型的加工转向科技含量高的生物原料加工,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二者缺一不可。”郑家骠说,企业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必须要加大科研投入,这也是晋江民营企业在“二次创业”的大背景下实现从制造向“智造”转变过程中要面临的。郑家骠表示,转变过程中的科研和资金投入都很大,但是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这样的投入是值得的。 □记者 张礼珍 文/图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