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园区规划在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高效的养殖模式已全面推广……22日,在武平县鲤龙渔业专业合作社,武平百家姓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刘星光向我们亮出了这样一份材料,里面详尽地记载了武平县加快推进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创建的全过程。去年开始,我县着手建设一个以健康养殖为基础、生态品牌建设为抓手、水产品质量安全为保障、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中心的,集新技术示范、新品种引进、良种培育及健身休闲为一体的现代渔业产业园区,旨在进一步促进渔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全面推动全县现代渔业建设步伐,从而促进渔业提效、渔民增收。“中山镇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水源充足,非常适宜‘四大家鱼’等淡水鱼类养殖。”刘星光说,目前园区水产养殖面积1500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1013亩、共93口,养殖户数26户,养殖产量达800吨。而中山鲤龙渔业专业合作社是负责管理实施该园区的组织。该社是全国“千社千品”示范专业合作社,农业部、省级、市级示范社,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基地,省海洋与渔业厅可追溯体系建设示范点。标准化建设助力产业园推进走进鲤龙渔业养殖基地,虽然已是隆冬,然而在连片建设的400多亩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内,水儿清、鱼儿跳,一幅丰收的画面跃然纸上。来到产业园区,我们看到,范围覆盖了新城寨背、油罗潭、暗视窝、风雨亭、大坪上、武溪岽等片区的园区内,共有池塘98口、面积1013亩,而通往各个池塘的路段已完成水泥硬化,交通便利。园区还设有办公场所,养殖基地建有管理房及饲料房,并通电,并采用投饵机投喂,池塘配备增氧机等。在总投资500万元、占地150亩的水产良种场项目现场,100多亩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建设改造、现代化催产孵化设施等已基本完成,鱼塘内已投放从湖北冀州国家级水产原种场引进的“四大家鱼”原种1000多尾,目前技术人员正在开展养殖管理。刘星光介绍,园区以农户为基础、养殖大户(企业)为龙头、渔业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县乡(镇)水技推广机构为支撑,采用“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企业)+农户”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形成了渔业专业合作社实施、乡镇政府共建、业务部门支持的项目建设运行局面。据了解,产业园区主营“四大家鱼”及部分鲤、鲫的优、新苗种及成鱼的生产经营,年生产和销售苗种1.5亿尾、成鱼800多吨,可实现年产值1160万元,年创利润400万元。业主包括养殖企业、养殖大户和农户,全部为合作社成员,全面实行了“合作社+养殖大户+农户”的“五统一”生产经营模式,组织化程度较高,同时通过健康、生态、标准化的养殖示范,带动周边养殖户,使养殖新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区内近年开展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面积达400多亩,水源充足,植被良好,已完成200水面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并创建“崇山家鱼”集体知名商标一枚,实现草鱼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已建成新技术养殖示范基地一个、新品种养殖示范基地一个、“四大家鱼”良种繁育场一个,苗种生产实现自给有余。“如今,良种繁育示范基地、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基地、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基地以及现代渔业观光休闲基地等,也正如火如荼在推进中。这些基地建成后,将有效加快推进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建设,从而做强做大全县的现代渔业产业。”县水产站站长林德忠说。近年来,我县以现代渔业建设为抓手,先后开展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建设改造1630亩,投入改造资金1000多万元,添置渔业机械设备1000余(套), 辐射带动全县渔农开展池塘建设改造7000多亩;建设无公害基地4家、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2家。同时建立全省首个开展草鱼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建设200亩水产良种繁育基地1个,并先后承担了农业部池塘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项目 、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罗非鱼种业工程 、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以及基层水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等项目。合作社再联合抱团“集群”闯市场 “联合社帮我们成功申报了‘中山家鱼商标,完成了‘中山家鱼原产地及草鱼、鲤鱼产品认证,提高了知名度,售价也提高了不少。”鲤龙渔业专业合作社成员钟文举说。钟文举所提的联合社是指武平县百家姓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2011年8月,我县集合16家专业合作社组建了闽西首家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百家姓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并在县工商局正式注册,从此,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迈入一个新的阶段,抱成“集群”,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鲤龙渔业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16家成员组织之一。“联合社能有效解决鲤龙渔业这个单一经济合作组织代办不了、政府部门包办不了的事情,成为分散渔业农户连接广阔市场的中间桥梁。按目前形势,入社农民年可增加收入30%以上。”刘星光还拿出了一份统计数据:渔业专业合作社去年新建养殖基地30口、面积750亩,产值750万元,助农增收250多万元。狠抓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改造、认真实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推进基层水技推广体系建设、整合合作社资源提升渔业产品竞争力、强势打造高素质渔民和水产技术推广人才……各项有效举措都印证着同一个答案:武平县正在积极推动着现代渔业的可持续发展。2013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26409亩,已养殖面积24933亩,平均水面利用率达95%,全县渔业产量达10858吨,渔业总产值18690.3万元,比2012年增加1936.12万元,增长12%。“今年将以鲤龙渔业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创建一个省级‘四大家鱼’良种繁育基地,同时以千亩连片渔业基地为基础,打造两个现代渔业示范园区。……”对于下一步打算,县水产部门负责人这样表示。 作者:王发祥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