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近年来,长海县工商局认真落实上级《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坚决贯彻科学发展观,依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围绕“大力培育、全面发展、逐步规范”的工作思路,强化“经纪帮农、合同帮农、品牌助农、红盾护农”的工作举措,不断推动“订单渔业”工作的开展,为长海县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围绕长海县“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中心工作,长海县工商局积极探索建立“市场+订单+渔户”的渔业发展模式,积极开展“订单渔业”工作,以订单为纽带将养殖户、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将市场延伸至终端消费领域,在推进渔业结构调整、加快渔业产业化进程、增加渔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了市场、企业、渔民三方共赢。2013年,共促成签订渔业订单11分,发展滩涂养殖面积2000多亩,产值达1000多万元,为渔民增收200多万元。 长海县工商局充分发挥行政指导和市场监管的工作职能,推行“三导”举措,扶持“订单渔业”健康发展: 一是积极宣传引导。“订单渔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起初并不被当地渔民认可。为了推广这种较为先进的渔业经营模式,长海县工商局的工作人员进渔村、蹲船头、访渔户,利用各种机会向渔户宣传“订单渔业”的优势,并联合养殖协会,利用渔业技术培训、工商年检等时机,组织渔民参与“订单渔业”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促进其对“订单渔业”的认可。2013年,共发放渔业订单宣传资料160多份,组织培训3次,受训人数200多人。 二是全程跟踪指导。长海县海洋资源丰富,渔民捕捞和养殖户养殖的海产品90%以上以原料销鲜为主。前些年,由于当地渔民传统的经营模式,不能及时顺应市场需求,导致部分渔户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情况。近年来,长海县工商局大力开展“订单渔业”工作,引导当地渔民与加工企业签定订单,将直接捕捞的水产品在渔船出海前就定好了销路,同时为加工企业搭桥寻找对口买家,以订单形式建立与外界市场的长期产供关系,常年进行虾夷扇贝、海参等系列养殖产品和经济鱼类的深加工,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市场,效益非常明显,就连一些价格较低的小杂鱼都成了宝贝。渔民增收,企业壮大,市场知名度更是得到了提升,“獐子岛”、“海洋岛”、“财神岛”等商标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三是健全制度督导。为了防止“订单渔业”合同签订后,加工企业毁约不收购、养殖业户或渔民不销售产品等问题,长海县工商局充分发挥合同监管职能,对渔业订单从签约到履行实行全程跟踪督导,确保合同履行到位,保护企渔双方的利益。针对有可能出现的违约情形,在合同中规定了双方的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方式,一旦发生纠纷,保证有据可查。同时,建立健全各项监管制度,通过日常巡查,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等形式,督促渔业生产加工企业落实合同管理制度,遵纪守法,讲究信誉。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