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江西省余干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吴玉军休闲渔业,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自然生物、渔业自然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渔业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国人对渔村与渔业之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换句话说,休闲渔业就是利用人们的休闲时间、空间来充实渔业的内容和发展空间的产业。休闲渔业是把旅游业﹑旅游观光﹑水族观赏等休闲活动与现代渔业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配置,以提高渔民收入,发展渔区经济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新型渔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消费需求日益迫切,休闲渔业应运而生。环境秀美的渔米之乡余干,发展休闲渔业得天独厚。近年来,休闲观光渔业在余干县悄然兴起,发展迅速,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目光,成为余干县渔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本文结合余干县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就余干县今后休闲渔业的发展谈一下自已肤浅的认识与不成熟的建议。一、余干县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消费范围扩大已不局限于人为环境,休闲娱乐进入寻常人家,对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需求的欲望,使得崇尚自然蔚然成风。余干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五个余干”,实现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发展思路,余干产业结构转向二三产业为主,消费型城市逐步显现,对渔业消费提出新的要求。一些养殖户和企业利用余干县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现有渔业资源优势,开始从事养殖与垂钓兼有的渔业生产。特别是近两年,一些地方拓展休闲内涵,拉长产业链,与其他行业巧妙地结合,给休闲渔业增加了新的内容,成为余干亮丽的风景。据初步调查统计,余干县现有休闲渔业基地14个,经营规模17000余亩,总投资逾5800万元,年接待能力约15万人次。经营地大多分布濒湖乡镇和县城周边水域;投资主体有村集体、个人合股、农业企业、城乡居民个人,以县内投资为主,县外资金注入不多。余干北湖山庄坐落在石口镇古竹北湖枫岭岗,毗邻鄱湖古战场遗址,交通便利,山庄依托北湖水质良好6000亩水面和枫岭岗300亩的果林基地,开展集垂钓、采莲、摘珠采果、水上活动、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农家活动,使游客充分体验农家生产生活的乐趣。山庄现有经营场所6000余平方米,可以一次性容纳600余人同时参加休闲垂钓、采莲、摘珠采果、水上活动、餐饮娱乐活动。2009年,山庄高标准建成了20个房间的餐厅,可同时容纳200余人就餐,2010年山庄投资180余万元,平整了庄内场地,硬化路四条,规范建成了可同时停放100俩小汽车的大型停车场。设立了规范、醒目的“余干北湖山庄”标志及相应的进出和游园道路指引牌。2013年山庄实现营业收入2000余万元。山庄2011年被省旅游局评为全省“十佳”农家乐和三星农家乐,山庄下辖的种养基地,2008年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山庄饲养的黑士猪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为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突出渔业休闲主题,充分挖掘开发水面和果林资源,山庄将传统渔业生产与服务业相结合,规范生 、经营、管理活动,形成了集休闲、垂钓、采莲、摘珠采果、水上活动、美食、观光为一体的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渔业基地,提高了产业的运营水平. 山庄规模化发展,集约式经营,带动了周边乌泥、瑞洪、康山、洪家嘴等四个乡镇的农家乐的蓬勃发展。直接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达60余人,间接发展农家乐180余家,间接带动就业达1400余人。余干县市湖休闲生态旅游公司选址在县城郊,地理位置优越,距省会南昌仅70公里,瓷都景德镇130公里,圣地龙虎山40公里。公司共拥有850亩水面。自2009年12月以来,该公司积极响应省、市、县有关发展农家乐的号召,在省、市、县领导有力指导和倾情关心下,公司大力倡导“新农村、新生活”的建设经营理念,充分整合“阳光、湖水、空气、绿色”四大自然要素,扬势发展农家乐旅游。该公司在充分挖掘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公司软硬件建设,大力塑造“人文、健康、生态、科学”的企业文化,大力发展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观农家园为主题的观光农家乐产业。至日前,该公司累计投资730万余元,建成了餐饮中心,竞技娱乐中心,休闲垂钓中心,观光旅游中心。竞技娱乐中心面积达850亩,餐饮、住宿渐成规模,拥有包厢35个,餐位总数达1100余个,客房套间16个,单间20个,标准间26个。发展垂钓平台100个。该公司集休闲、旅游、观光、餐饮为一体,现已接待来客近6万人次。该公司的大力建设,积极响应,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一致认可,2009年,余干县旅游局授予“二星级农家乐”、“星级示范农家乐”等。余干县乌泥镇怡水人家生态庄园是一家集种植,采摘,观光, 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庄,整个园区规划占地800余亩,投资规模约6000万元,园区分划为有机蔬菜水果种植采摘、生态农业观光、体育运动、文化酒店、绿色餐饮、生态垂钓等板块。公司一直以拥抱自然,环保地球,创造天人合一的和谐为宗旨,以创新,文化,艺术,服务,规模为企业经营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为社会提供绿色有机食品和以具有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为一体的品牌艺术时尚农庄。2013年被批准为江西省AAA级乡村旅游点。余干县梦里水乡农家乐是一家集餐饮娱乐、休闲度假、观光采摘为一体的家庭农场,地处德昌高速余干出口处,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投资3800万元。餐饮娱乐设施建筑面积为4054.82平方米;休闲度假建筑面积为5094平方米。农家乐建有40亩草莓种植基地,130亩葡萄种植基地,60亩西瓜种植基地,10亩莲藕种植基地,租赁800亩水面从事水上娱乐。2013年被批准为江西省AAA级乡村旅游点。理事长白健文曾获得第十九届“中华大地之星”、“中华优秀奉献者”荣誉称号。纵观余干县的休闲渔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养殖兼垂钓型。这是从养殖渔业因势利导发展而来的类型,利用池塘、湖泊等水面以养殖为主,加配一定的设施,开展垂钓业务的休闲渔业。其特点是投入成本少、见效快,风险小。这类型投资一般2000—5000元之间(水产养殖成本除外,下同),这是余干县现有休闲渔业项目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分布范围最广,也是余干县本地垂钓爱好者主要垂钓场所。全县每年能接待垂钓爱好者45000余人次,经营收入超100万元。   2、垂钓专业型。专事垂钓休闲,不进行养殖,垂钓鱼全是成品鱼,大多从外地调入,这种类型养殖面积不大,50亩以下,一般投资在20000—40000元左右,在余干县较少。     3、养殖、垂钓兼餐饮型。让人们更加贴近产地,直接品尝美味的水产品佳肴,建立起集鱼类养殖、垂钓、餐饮与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新型经营形式,主要表现在都市郊区以渔为依托的农家乐、避暑山庄、都市鱼庄等。以水产养殖为主,兼营垂钓和餐饮,一般投资在30000—200000元左右,如余干县玉亭琵琶洲渔村。   4、垂钓、餐饮和旅游结合型。以走进江河、湖库等自然环境,结合旅游景点、综合开发渔业资源,“住水边、玩水面、食水鲜”,既有垂钓、餐饮,又能游览观景、休闲、度假。将垂钓与餐饮、旅游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一条龙服务,产业链大大延伸。这种类型养殖面积1000亩以上,投资在100万以上。这种类型的休闲渔业既能给群众假日旅游、休闲提供好去处,又能给钓鱼爱好者一个垂钓场所,可以满足群体中个人不同的要求,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有利于带动交通、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余干县知名度和影响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明显,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如余干县北湖山庄。     5、生产经营型。以渔业生产活动为依托,让人们直接参与渔业生产,亲身体验猎渔活动,通过开发具有休闲价值的渔业资源、渔业产品、渔业设备及空间、渔业生态环境、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活动,主要是以垂钓、观赏捕鱼等为标志的生产经营形式。总体来说,余干县的休闲渔业是渔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目前尚处在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     1、规划布局不合理,对发展休闲渔业缺乏完整的总体规划和有效的管理。目前基本上以企业或个人自主开发为主,布局结构不尽合理。同时也缺乏相应的规范标准和法律保障,对开发项目中服务设施占地问题、从业者的经营范围与活动内容的核定等缺乏统一、适用的管理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休闲渔业的健康发展。     2、休闲项目不齐全,现有的休闲渔业项目难以满足多层次需求。余干县的许多项目大多由生产性项目改造过来,存在着规模小、功能单一、设施不配套、相关服务跟不上的问题,大规模综合性休闲项目还较缺乏,知名度不够,难以吸引顾客。另外,近几年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加上前几年为了招商引资引进了浙江客商开展珍珠养殖,水质污染问题较突出,影响到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如琵琶洲湖被居民区所包围,生活垃圾和废水随意排放,还开展了珍珠养殖,造成淤泥沉积,水质富营养化,水产品质量安全受到较大的影响;养殖垂钓环境也受到较大影响。     3、经营管理不规范。经营者对发展休闲渔业缺乏相应的经营管理经验。休闲渔业需要经营者具有二、三产业经营、管理、营销的技能和手段,这对于以往主要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经营者来说,一时尚难适应。此外,许多休闲渔业基地配套设施不全,卫生条件较差,整体形象不佳。   4、宣传力度不强劲。观赏和垂钓品种少,观赏垂钓收入占生产经营总收入比例低,贡献率较低。多数业主靠建立关系发展自己的产业,宣传费用投入不足,媒体作用难以发挥出来;观赏的品种多以常规金鱼为主,名贵的金鱼、色彩斑斓的锦鲤和形状美丽的热带鱼很少;垂钓多限于鳊、鲂、鲫、鲤和草鱼等少数品种,难以满足人们追求新、奇、特等品种的需求;观赏垂钓收入只占生产经营总收入甚微部分。二、余干县休闲渔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作为一种新兴休闲方式,休闲渔业给城镇居民节假日生活增添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使他们走出拥挤喧嚣的都市,回归自然,尽享取鱼之乐、食鱼之美。从余干县情况分析,发展城郊型休闲渔业潜力巨大。1、区位优势明显。由于受空闲时间的限制以及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目前一般居民家庭喜欢短期城郊休闲消费。与外出旅游相比,城郊休闲游具有距离短、花费少、有效休闲时间长的优势。余干县东与万年接壤,南毗余江、东乡,西连进贤、新建、南昌,北邻鄱阳、毗临鄱阳湖,与都昌县隔湖相望,城乡间交通发达,游客一般都能在半小时内到达目的地,十分适合发展“短、平、快”式的城郊休闲渔业。2、自然资源丰富。余干县濒临鄱阳湖,自然资源丰富,有着丰富的湖、洲、田资源和许多独特的物种资源,是全国水产畜禽基地和全省渔业十强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全县水域有鱼类资源118种,是鄱阳湖银鱼、甲鱼、鳜鱼、河蟹、珍珠等珍稀水产品的集中产地。加之余干县水产养殖较为发达,有成熟的生产管理技术为休闲渔业提供生产角度的技术支撑,这为发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休闲渔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3、气候条件舒适。余干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多年平均气温为17.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2℃,极端最低气温为-14.3℃,最热月平均气温29.7℃,极端最高气温为40℃。近10余年,冬季气温逐渐变暖,大霜、大雪、大冰冻天气少见。4、名胜古迹甚多。余干风光秀丽,独特的山水风景和动人的历史传说,构成了独具魅力的水乡风情。有“古代水上战场、今日候鸟天堂”的鄱阳湖景区,有松海环绕、碧波荡漾的木溪水库,有显庐山之秀的东山岭,兼西湖之美的琵琶湖等名胜景点,令众多慕名来访者倾倒陶醉,流连忘返。文物古迹有乘风亭、忠臣庙、昌谷寺、中桥、润溪大桥、下枫桥等七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钓鱼网具丰富。据水产部门统计,余干县有从事经营钓鱼网具的店30余家,点多分布广,鱼钓品种多,网具齐全,钓饵丰富。这些经营商为钓鱼爱好者提供了便利,为钓鱼队伍的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6、市场需求旺盛。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城郊旅游休闲活动逐日兴起。近年来,垂钓娱乐活动快速发展,垂钓休闲已成为一些城镇居民日常休闲的重要内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有钓鱼爱好者逾万人,每年参加垂钓活动的达到6万余人次。在这样背景下,适时发展休闲渔业,必将成为余干居民的消费热点。  余干县发展城郊休闲渔业不仅潜力巨大,而且对拓展渔业空间,开辟渔业新领域,满足城镇居民垂钓、娱乐、休闲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休闲渔业是对渔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因受自然条件限制,特别是环境污染等原因,余干县渔业资源有了一定的萎缩。在这种情况下,渔业经营者在继续搞好水产品养殖的同时,利用池塘、等场地建设休闲渔业开展休闲配套服务活动,能有效缓解目前我市渔业生产中资源短缺等各种矛盾,优化渔业结构,提高渔业的经济效益。第二,发展休闲渔业,通过吸引大量的游客,带动交通、餐饮、住宿、商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渔业向其他行业延伸。同时,还可以扩大就业范围和容量,不但增加农民转岗转业的途径,实现失地农民的再就业;而且由于拉伸延长了渔业产业链,提高了渔业的比较效益,有利于增加渔民收入。第三,休闲渔业一般利用现有水域和渔业设施,同时利用渔民的专业技能,因此不但投资少,而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项目,吸引人们在闲暇时进行度假娱乐和消费,形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余干县加快休闲渔业发展的对策   发展余干鄱阳湖生态休闲渔业,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有利于提高该区域渔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出发点,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保持特色、保护生态、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当地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优势,建立起适应不同消费层次、不同类型的休闲渔业项目,打造鄱阳湖经济生态区休闲渔业特色品牌。    (一)规划先行,引导发展   1、建立示范基地。制定规划是统一发展思路,避免建设散乱的有效办法。要结合城镇建设规划和旅游景点的开发与建设,高标准、高起点地编制完善余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休闲渔业发展布局规划,重点规划好“一线(沿昌万公路线)两区(滨湖乡镇湖区和上余干山林水库区)”休闲渔业布局,分期分批建成集休闲、度假、观光、娱乐于一体的旅游综合配套型休闲渔业基地。    2、发展相关产业。休闲渔业内容丰富,相关联的产业多。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积极调整渔业产品、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渔具、饲料、鱼药、水族器材等相关产业,要大力发展观赏鱼、观赏水生植物的种苗业,同时积极开发出具有渔业文化特色的产品,使其发展状大。   3、培植休闲品牌。发展休闲渔业要培植品牌,形成品牌效应。要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形成连锁经营,要按国际贯例,提供配套服务。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诚信意识,提高质量意识,提高推介意识,开展广泛宣传。要实行品牌经营战略,唱响休闲渔业品牌,积极开展资源重组,鼓励资源向品牌企业集中,小企业向在大企业靠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打造湖北渔业品牌,加快渔业产业化进程。   4、保护资源环境。发展休闲渔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休闲娱乐设施不能破坏水生生物生态环境,不能损害水生生物,不能直接向水体排放没有经过处理的生活拉级和有害物资,杜绝污染源进入渔区。要防止对资源过渡开发利用,严格执行渔业有关法律法规,控制围拦、网箱、捕捞和进入水体的休闲设施数量。要坚决取缔不符环境要求的娱乐设施,减少污染水体对生太环境破的破坏。   5、提供技术支撑。发展休闲渔业要注重将传统渔业与现代渔业结合起来,将渔业新品种的引进与原种的保护结合起来,将观赏、展示、娱乐与生产的发展结合起来,要十分警惕外来物种入侵和疫病传播,要严格引进品种的检疫,并控制在一定的养殖范围内。要积极探索最佳休闲渔业模式,开展休闲渔业的前瞻性、可作性研究,不断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科技水平。  (二)优化政策,扶持发展   1、资金政策。加强金融机构与开发项目的协调与联系,争取金融机构向休闲渔业提供更多、更优惠的资金支持。同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重点休闲渔业项目的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   2、税收政策。休闲渔业是现代都市农业的一种形式,仍应享受农业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尤其在发展之初,有关的税费要做到免、减、缓,扶持休闲渔业的发展。   3、土地管理。建立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规范土地有偿转让。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对只少部分改变土地使用性质,仍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体的休闲渔业项目,应按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用地规定执行。   4、价格收费。对休闲渔业项目的水电供应,应按农业水电价格政策执行。对休闲农业项目的定价及管理,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既能使广大消费者接受,又能使项目本身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指导,促进发展   1、规范市场行为。出台系列配套的相关条例:规范垂钓活动行为,保护垂钓者和经营者的权益,处理可能发生的纠纷;加强治安、食品卫生、人身安全等方面管理;重视湖泊经营“渔家乐”带来的水污染问题,保护好生态环境。为全县休闲渔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加强从业培训。由于休闲渔业的从业者大多由从事传统渔业生产的农民转岗转业而来,因此要加强转岗转业农民的培训,提高休闲渔业从业者的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   3、完善基础设施。按照休闲游乐、享受生态、享受渔业文化的理念,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加强养殖基地、餐饮、客房等设施的高品位建设,做大规模,提升品位,形成品牌,迎合游客垂钓、猎奇、玩水、观景、享受丰收等方面的多层次需求。同时,渔业基地的生态环境也应本着和谐、自然、安全、方便的原则,突出农家田园的特色,展现田园风光的魅力。  (四)开拓创新,推动发展   1、要加大领导重视程度。一方面,县委、县政府、县水产行政主管部门要转变观念,转换思路,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把休闲渔业作为实施大水产战略,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为休闲渔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要主动与林业、旅游、工商、公安、环保等部门密切配合,上下互动,形成合力,搞好休闲渔业工作的指导与协调。要坚持因地制宜,有序发展稳步推进的原则,搞好典型示范。各地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早动员、早规划、早安排,选好示范点,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来规划和建设,争取建设一个,成功一个,使其真正发挥示范辐射效应。   2、要加强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由于余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休闲渔业的从业者大多由从事传统渔业生产的农民转岗转业而来,因此要加强转岗转业农民的培训,提高休闲渔业从业者的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即使有人管,管理者多是乡镇及村组的一般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休闲渔业方面知识的专门培训,管理落后,措施不力在所难免。因此要加强对管理者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休闲渔业的素质和领导能力及管理水平。渔业部门管理和技术队伍也相当薄弱,素质参差不齐,难以适应现代休闲渔业持续发展需要,县水产站存在青黄不接人才断档现象,基层乡镇水产员做水产“正业”不多,大都去做乡镇的其它的“中心”工作,为了余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休闲渔业发展要加强人才培养交流,即乡镇水产优秀技术管理人员与县水产站交流,把水产技术管理人员派到水产技术院校培训,招聘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优秀毕业生充实到渔业队伍,不断地提高渔业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了余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休闲渔业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3、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余干休闲渔业发展刚刚起步,知名度不高,但发展速度较快,前景非常广阔。因此,必须在打造品牌、强化整体包装宣传等方面下功夫。要通过各种媒介,多种渠道,运用各种方式,面向周边城市广大城镇居民,广泛宣传余干渔文化,要把休闲渔业和旅游业有机地结合,把余干垂钓和余干美食有机结合起来,包装和申报一批水上旅游及垂钓、餐饮为一体的旅游项目。要通过各种观赏渔业和旅游渔业的发展前景,广泛宣传休闲渔业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陶冶情操、娱乐身心,提高生活品位和质量的独特作用,广泛宣传休闲渔业作为新兴产业对于渔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致富奔小康的现实意义。特别是通过典型范例的宣传报导,提高休闲渔业在全社会的知名度。同时,各地要重视品牌效应,加大推介力度,既要善于真抓实干,又要敢于吆喝推介,把休闲渔业推向市场。要大力宣传自身优势和特色,打造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休闲渔业品牌,使优势更优,特色更特,亮点更亮,使我们的休闲渔业建设既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4、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渔业基地的生态环境也应本着和谐、自然、安全、方便的原则;按照休闲游乐、享受生态的理念,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加强养殖基地、餐饮、客房等设施的高品位建设,做大规模,提升品位,形成品牌,同时引导农家乐搬离湖面,实现岸边经营,加强排污管理,保护水域不被污染,达到余干鄱阳湖生态休闲渔业生态发展、绿色崛起的功效。     5、要加大资金投入强度。目前发展休闲渔业是渔业发展的又一个商机,当地要在遵循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的前提下,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广大渔民和工商业主,将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到休闲渔业中去。要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以优势资源和优良环境为卖点,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为休闲渔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招商引资要引入市场机制,采取租赁、入股、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吸纳更多的资金投入。要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的实施,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搞好休闲渔业基地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要创新机制,摸索规律,探讨经营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走出一条休闲渔业的长效发展之路。余干休闲渔业发展刚刚起步,知名度不高,但发展速度较快,前景非常广阔。因此,必须在打造品牌、强化整体包装宣传等方面下功夫。要通过各种媒介,多种渠道,运用各种方式,面向周边城市广大城镇居民,广泛宣传余干渔文化,要把休闲渔业和旅游业有机地结合,把余干垂钓和余干美食有机结合起来,包装和申报一批水上旅游及垂钓、餐饮为一体的旅游项目。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