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乳山市渔业公司同农发公司关系,乳山市海洋与渔业监测减灾中心

   2014-04-25 互联网艺莲园5000
核心提示: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4月24日,“2014乳山牡蛎品鲜季”正式启帷。    这一别出心裁之举,彰显了乳山市致力于加强海洋渔业品牌建设,提高海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谋略。    立足深耕蓝色沃土,近年来,乳山市统筹推进海洋渔业品牌打造、科技推广与创新、海洋生态保护,大力培育以“乳山牡蛎”等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开拓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赢得更强大的发展动力。&n

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4月24日,“2014乳山牡蛎品鲜季”正式启帷。    这一别出心裁之举,彰显了乳山市致力于加强海洋渔业品牌建设,提高海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谋略。    立足深耕蓝色沃土,近年来,乳山市统筹推进海洋渔业品牌打造、科技推广与创新、海洋生态保护,大力培育以“乳山牡蛎”等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开拓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赢得更强大的发展动力。    品牌推介  引领产业跨越发展    4月18日上午9时许,乳山市徐家镇海边呈现一片忙碌景象:随着吊车的巨臂来回挥舞,乳山市久大海珍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员工正忙着将一笼笼刚出海的牡蛎装车。    眼下正是牡蛎大面积收获的时节,这里每天的采收量在3万至4万斤左右,随出随卖,供不应求。刚刚出海的这批牡蛎,再过几个小时将会被端上青岛市民的餐桌。    看着一笼笼肥美的牡蛎,合作社董事长、总经理姜云才脸上挂满了幸福的微笑。去年4月,他的养殖区被评为省级现代渔业示范园区,所养牡蛎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011年,他还牵头成立了久大海珍品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养殖户100多户。    收获下来的牡蛎,一车车过完磅便分运各地市场。乳山牡蛎之所以在市场上如此“吃香”,与乳山市千方百计打造“乳山牡蛎”品牌密不可分。    乳山牡蛎素以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倍受青睐,在乳山海洋渔业经济中是当仁不让的“主角”。然而,酒好也怕巷子深,长期以来乳山牡蛎并未为外界所认知。    2009年,在乳山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乳山牡蛎”地理标志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并投入使用,牡蛎身价随之水涨船高。    与此同时,乳山市出台了《关于扶持牡蛎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组织成立了山东海洋生物制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牡蛎产业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撑。    如今,乳山牡蛎养殖规模达6万亩,年产量26万吨,年销售收入7亿元。牡蛎养殖已经成为乳山富民工程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    为了让乳山特色优质海产品加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乳山市还广泛组织引导企业利用水产品博览会、交易会等平台,展示推介“乳山牡蛎”等优质海产品。    2013年,乳山市再出新举措——面向全国征集涵盖农林牧渔所有领域和大产业体系的综合性“农业品牌”和单类“农产品品牌”广告语,“乳山牡蛎”赫然在列。    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乳山市还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牡蛎、海参、大虾等精深加工产品畅销世界各地,品牌深受市场欢迎。    着眼谋求更大的话语权,今年,乳山市海洋与渔业局与半岛海洋商城电子商务平台的相关负责人,深入全市水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企业进行专项调研,谋划推动乳山海产品企业探索发展电子网络销售模式,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科技推广  助力产业“强身健体”    “渔业技术服务站建到了家门口,养殖牡蛎有什么问题出门就能请到技术员,真方便。”伴随乳山市徐家镇牡蛎养殖技术服务站的投入使用,该镇徐家村养殖户姜占胜家门口学技术的愿望得以实现。    这样的服务站,今年乳山市海洋与渔业局计划设立10个,分布于徐家、海阳所等6个沿海镇的重点渔业片区。每个服务站配备渔技员1至2名,负责辖区内的渔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和培训,配合上级渔技推广部门做好渔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    早在2005年,乳山市就被确定为山东省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示范县。如今,经过多年探索发展,乳山市创建了渔业安全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建立完善了市、镇、村、渔船网格化管理体系,实行“安全监管”与“技术推广”双管齐下的管理模式,范围覆盖全市养殖户集中片区的村委、涉渔专业合作社、水产养殖龙头企业。    织“网”的同时,乳山还加大牡蛎新品种的培育引进以及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    一方面,与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加强金牡蛎、三倍体牡蛎育苗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从国外引进耐高温、成活率高的优良品种,提高海区资源的利用率。与此同时,全面推广藻贝间养、换季轮养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    技术推广、品种培育让养殖户更坚定了养殖牡蛎的信心。如今,乳山市牡蛎养殖规模呈现快速扩大的趋势,每年新增面积达1万亩以上。    “科技兴海”是乳山实现向海洋经济强市转型跨越的重要推动力。立足现有的科技创新资源,乳山市确立了借梯登高、借智生财、借力发展的思路,加快产学研合作创新步伐。    “目前,我们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联合打造的海珍品生物饲料产业化基地项目已正式开始建设,该项目的实施将主要解决养殖造成的海水污染、海珍品饲料药物残留等问题。”威海金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贵良说,项目建成后可年产生物饲料3万吨,已经被列入省“蓝黄两区”重点支持的产业项目。    乳山市海洋与渔业局承担了“山东省水产科技示范场建设”项目,进行刺参池塘立体养殖试验、示范,并通过引进日本红参、辽东半岛野生优质参种进行试养、繁育试验,为养殖户提供遗传性状优良的苗种,探索了刺参健康育、保苗新模式。    乳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与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联合开展“基于自然海区的贝类净化模式”项目,总结出一套可操作性强、净化成本低的贝类净化模式,为贝类养殖注入新能量……    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科技正引领乳山蓝色经济驶入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时代。    生态先行  护航产业健康发展    面对大自然赐予的这片蓝色海域,乳山市深知“生态”二字的重要性,并将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水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取得了累累硕果:    2013年,乳山市申报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项目作为威海市唯一的一家通过验收;    2014年2月,乳山市海洋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及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实验室先后顺利通过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资质认定,正式拥有了向社会出具检验报告的资质;    2014年4月,乳山浅海贝类养殖区被列入2014年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方案,有效提高了对全市海洋环境的自主监测能力和对病害检测防控的水平。    对海洋的珍爱,是乳山人不变的情怀。    在乳山,海岸线4公里以内不能从事水产品养殖,是所有养殖户共同恪守的“硬杠杠”。    如今,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乳山又有了新动作:今年以入选省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契机,聘请专业机构对全市的海洋生态保护工作进行全面规划;推进海岸带综合整治行动,严厉查处和打击违法用海及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行为,对重点排污口和养殖区进行定期监测,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一直以来,乳山把“安全农业”作为“金字招牌”来打造。去年,完成了8个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申报,并在白沙滩镇在礼冷藏厂探索实行了海参养殖、加工、销售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试点,从源头上保证产品的“绿色”属性。    “管理无盲区、投入无违禁、产品无公害、出口无隐患、百姓无担忧”,秉承这一原则,乳山强力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强无公害产品基地、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标准化示范基地等水产养殖基地建设,促进了牡蛎等富民产业快速发展。    蔚蓝色的海洋,蔚蓝色的蓝图。“乳山牡蛎”等品牌产业正承载着乳山大地经济发展的新未来,乘风破浪,扬帆前行。 (聂宗玉)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乳山市 山东 助力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