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舌尖2》拍过的淡菜(贻贝),来赤潮时要慎食;花纹逆向旋转的“小钉螺”,误食了会中毒还没解药。 河鲜、海鲜人人都爱,但显然分辨“毒蘑菇”的本事并非每个人都有。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举办水产品质量安全公众开放日活动,召集了各地水产品研究机构的权威专家,现场为嗜鲜者们答疑解惑。 盛夏将至,夜排档里已然荡漾起了鱼虾蟹贝的鲜香。花上几分钟,研究一下专家们的食鲜攻略,再痛饮大啖不迟。 赤潮时期慎食淡菜等贝类 淡菜学名贻贝,富含蛋白质,口味鲜美,是流行于世界多地的一道美食。 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副所长柴雪良告诉我们,和多数海水贝类一样,贻贝以藻类为主食。 每年6-10月间,浙江海域容易发生赤潮。赤潮海域的贝类有可能会在此时摄食毒藻,并在短期内富集毒素。如果人们误食,会有中毒的可能。 因此,每当赤潮来临,农业和卫生部门会对包括淡菜在内的贝类海鲜发布消费预警。贝类爱好者们,在此时,就应该抑制一下自己的口腹之欲。 养殖的小龙虾个头大虾壳鲜亮 鳃部也是清亮的 关于生鲜,选野生还是养殖的,想必只要“不差钱”,多数人还是倾向前者。 不过切记,小龙虾是个例外。原产于美国南部的这种腐蚀性淡水虾,在污染环境里极其“耐脏”。 正是因此,关于它是否能吃的争论从未停休。 “倒不是说小龙虾不能吃,但最好是吃养殖的。”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所长顾志敏说。 因为野生的小龙虾,特别是那些在肮脏水域里繁殖生长的,常常富集寄生虫、致病微生物和毒素,尤其在发大水后,风险更高。 类似的,像鲶鱼等“耐脏”水产品,也是养殖的相对安全。 至于如何区分,顾志敏告诉我们,野生的小龙虾一般个头较小,虾壳颜色黯淡,鳃部也是黑的;而养殖的则个头大,虾壳鲜亮,鳃部也是清亮的。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