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近几年,我省加大海湾环境整治力度,实行“河长制”开展流域环境整治,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4年,我省近岸海域(包括海湾)海水水质达到或优于二类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例为65.1%,农渔业区、海洋保护区等八大类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79.1%,提早一年达到我省“十二五”的目标要求。为使这片蓝色海洋健康发展,我省每年都安排300多位专职“医生”给海洋做“体检”,指标包括重金属、农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等35个,并定期向社会发布“体检”报告。监测指标中,因重金属有累积效应,部分重金属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较大,已被全社会广泛关注,列为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为了把健康的海洋交给福建,2007年起,省海洋与渔业厅即组织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等18家有资质的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在我省13个主要海湾包括浅海和滩涂区域开展海洋重金属污染监测,默默地为生态省建设努力着。纵深推进 全方位落实防治举措“这些年我省海洋重金属污染监测的重点是对养殖滩涂沉积物的监测。”省海洋与渔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省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已在主要海湾布设了89个站位,今年将继续增加39个站位开展持续监测,通过监测及时掌握养殖滩涂的重金属含量的本底值和变化趋势。而这,只是我省基本掌握海湾重金属污染的环节之一。为防治养殖滩涂的重金属污染,省海洋与渔业厅共组织市、县级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布实施《沿海水域滩涂养殖规划》26个,其中重点水域养殖规划4个、县级养殖规划22个,为保护滩涂生态环境、保障水域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由于重金属主要通过径流沉降、污水排放等途径损害海湾环境,因此必须陆海统筹、联动防治。为此,早在2008年省海洋与渔业厅就与省环保厅联合下发了《建立协调工作机制的方案》,2010年双方又签署了《关于建立完善海陆一体化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协议》,沿海设区市也建立了相应的联动机制,通过加强近岸海域环境监测与评价交流、监测数据与技术共享和海洋与渔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等,在全省沿海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近5年,国家、省、市、县四级财政共投入资金逾10亿元,用于我省主要海湾环境整治,包括滩涂养殖区整治、沙滩景观和景点修复、米草治理、红树种植、渔排整治和渔港保洁等,仅罗源湾和泉州湾就整治滩涂63.6公里、清理米草4878亩、种植红树7000亩,有效地改善了浅海和滩涂养殖环境。同时,争取国家海洋公益性项目的支持,集成红树林湿地营造技术、滨海湿地污染物消减技术、大型海藻水质净化技术、利用贝类或多毛类修复滩涂和浅海环境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针对性地进行海洋滩涂的生境修复,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夯实基础 高标准实施海环监测“从2007年开始,我省率先在13个主要海湾布设了196个站位,开展了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海洋环境监测,监测包括重金属元素在内的海水水质17个要素和沉积物10个要素。”福建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负责人介绍说,我省年均汇总、整理并向国家中心报送海洋环境监测数据8万多组,同时组织开展评价工作,与其他沿海省、市相比,我省开展海湾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专项工作具有开展时间早、监测频次高、覆盖面广、工作量大和数据丰富的特点。为保住监测数据质量这条生命线,准确掌握我省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300多位专职“医生”着力提升娴熟的外业采样技术和精确的内业检验能力,他们积极参加国家、海区等相关机构组织的各项能力验证考核和重金属监测等专项技术沙龙研讨,提高检测技术与水平,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可靠。据2012-2014年监测结果显示,全省196个水质监测站位,汞、铅、镉、铬和铜含量等13项指标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第二类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的要求;89个海洋沉积物监测站位,铅、镉和砷含量等8项指标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中第一类标准;在全省重点养殖区采集的510个牡蛎、缢蛏、菲律宾蛤仔和贻贝等生物样品,汞、铅、镉和砷含量等8项检测指标均符合《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NY5073-2006)的规定。群防群治 聚合力保障海湾环境今年起,省海洋与渔业厅将积极推进海陆一体化的海洋环境保护机制的落实,加快推动建立跨区域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协调机制,并会同发改、环保、住建、水利等部门建立流域、河口、海洋生态环境一体化监测网络和信息共享平台;严格按照我省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的目标要求,通过划定我省海洋生态红线、推进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实施、强化海洋环保责任制考核,加强浅海和滩涂养殖区监管。在综合整治方面,将在有条件的区域分期规划和建设一批多层次的具有保护价值的海洋生态系统、种质资源、珍稀濒危物种等海洋自然保护区,大力开展主要海湾浅海网箱和滩涂养殖区环境整治和修复,指导各地加大整治力度,推广高效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优化水产养殖结构,提高净化水质效益显著的贝类和藻类养殖规模,规范浅海网箱和滩涂养殖区生产秩序,改善浅海和滩涂生态环境。此外,继续把牢海洋环境监测“质量关”,加大海湾环境、尤其是养殖滩涂环境质量的监测力度,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创新我省各类海洋环境评价产品,同时与省内主流媒体合作,定期解读各类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信息,加大评价产品的推广及应用,助推“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建设。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