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针对高温季节池塘水体温度高,昼夜温差较大,水体上下温差明显,水质变化快,特别是发生持续高温时,养殖鱼类受环境变化影响应激反应加剧,抵抗力下降,极易导致病害发生与流行。近日,城南街道组织水产养殖老专家深入示范户、辐射户的塘口实地指导渔业生产,主要强调了在夏季养殖过程中需加强防控 ,保障高温季节水产品安全的问题,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科学投喂,增强鱼体抵抗力。1、增加投饵机数量扩大投饵面积,避免鱼大量聚集在一处摄食;水深超过2米的池塘要减少投喂时间,一次投喂以20~30分钟为宜。2、要坚持 “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投喂,确保饲料质量,补充鱼体的维生素与微量元素,提高鱼体的抵抗力。3、经常在食场周围采取挂袋、挂篓的方法,使用硫酸铜、漂白粉等消毒杀菌杀虫剂,防止病原菌感染。二、调控水质,改善养殖环境。1、定期适量加注新水,一般7~10天加水或换水一次,每次换水不超过25厘米,保持水位在1.5~2米。加注新水时,要避免将底泥冲起。2、勤开增氧机,促进上下水层的交换或水体循环。每天中午开机2-3小时。3、每10~15天按每亩30-50斤剂量全池泼洒生石灰一次改善水质;每10-15天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改善养殖水体的微生物生态环境。施用微生态制剂后,尽量避免施用药物。三、养殖密度要科学合理。要根据池塘条件、配套状况和技术水平等来放养鱼种,尽可能稀放,或在高温季节来临前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不要采用全池拉网的方式捕鱼,建议在高温季节采用在食台附件设置抬网捕鱼,捕大放小,不仅减少了养殖容量,增加了资金流动效率,又降低了对鱼体、水质、池塘生态的影响。作者:孙亚泉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