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摘要】2016年,浙江省舟山市定海远洋渔业小镇入选浙江省公布的第二批42个省级特色小镇。连日来,记者通过采访小镇建设者、专业人士、商户、游客等了解到,新时代下如何利用好我区远洋渔业产业的优势资源对于定海远洋渔业小镇而言,已成其在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打造特色小镇,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经济社会转型、提升小城镇经济活力的重大部署。2016年,定海远洋渔业小镇入选浙江省公布的第二批42个省级特色小镇。连日来,记者通过采访小镇建设者、专业人士、商户、游客等了解到,新时代下如何利用好我区远洋渔业产业的优势资源,稳步走好海洋特色旅游发展路径,对于定海远洋渔业小镇而言,已成其在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n2019080711075822.jpg[/imG] 三年磨剑小镇“整装迎客” 海螺样式的休憩座椅、鱼群造型的广场雕塑……走在定海远洋渔业小镇的渔人广场上,欧陆风情的特色步行街处处彰显海洋元素,与流光溢彩的建筑外立面灯光相映,使整个广场富有浓郁的海洋文化气息。街的两侧,大洋世家、蓝桂餐厅、进口酒体验中心等特色餐饮、超市等店铺林立。 正午时分,品种丰富的海鲜吸引了众多游客到店品尝。豪乐酒楼两层餐厅里坐满了顾客,经营户李海飞忙着将一道道热腾腾的海鲜佳肴端上餐桌。“最近每天都有近200人光顾店里,客人们看着海景、吹着海风、吃着海鲜,很是惬意!”李海飞介绍说,豪乐酒楼于去年5月入驻定海远洋渔业小镇,生意一直不错,借助小镇的特色景观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引得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渔人广场的另一侧是特色文化街区,引入了独具舟山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驻有舟山渔民画艺术馆、舟山海洋剪纸、钱氏船模、瀛洲老作坊等多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在满足游客常规消费需求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原汁原味的舟山渔文化。 记者了解到,定海远洋渔业小镇位于浙江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核心区域,占地面积3.18平方千米。立足“远洋渔业”和“渔文化”的地域特色,规划了“一核五区”(“远洋渔都风情湾”“健康产品加工区”“健康产品物流区”“生活配套区”“健康休闲体验区”“综合保障区”)的空间布局。自试运营后,小镇着力做好远洋渔业特色这篇文章,将远洋渔业与新科技成果融合,在旅游活动中有效传播远洋渔业文化。 小镇开拓思路、大胆创新,率先采用了“海洋健康制造+”的发展模式,着力构建多链条、高融合的新型产业生态圈。同时,融入浓郁的海岛渔业文化气息,朝着塑造省级特色小镇的目标迈步前行。“小镇规划的最终目标,是打造成具有独特产业特色且饱含渔业文化底蕴的宜居宜游之地。经过三年的打造,小镇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指挥部(集团公司)小镇建设管理部副部长蔡景华说,小镇通过举办开市庆典活动、首届海鲜年货节、研学游及节庆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去年,小镇还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9080711082450.jpg[/imG] 多重挑战短板绊住前进路 去年8月举行的定海远洋渔业小镇开市庆典活动,给市民周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日,他带朋友到小镇游玩,但逛了一圈发现没有适合游玩的项目,一伙人只能吃过午餐匆匆离去。“本来以为这里会有一些游玩项目,但实际上只能走走看看、吃顿饭,停留时间不长。”周先生遗憾地说,望下次来小镇,这里能有特色游玩项目或常态性的活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游客和周先生的想法一致,定海远洋渔业小镇目前仍停留在环境的打造上,只能让游客走走看看,缺少吸引游客留下来的旅游项目。小镇内的旅游核心产品较欠缺,标志性景点、精品旅游线路和体验式旅游活动等领域的开发存在较大不足,难以形成品牌效应,无法保持长期的人气和热度。此外,小镇尚未形成良好的旅游生态环境。营销宣传效应不足制约了旅游活动的开展和知名度的提升。从小镇开市以来举办的各项活动来看,小镇的品牌影响力和宣传效应不足,知名度仍停留在市内范围为主,市外、省外的消费群体对小镇的了解较少。 “坐公交车只能从定海坐,普陀和新城都没有直达渔人广场的车。”“小镇缺少富有特色的民宿,选择性不多。”……记者了解到,定海远洋渔业小镇的住宿条件仍不完善,往返小镇的交通也较为不便,从定海城区至小镇核心区的公交车仅有53路公交车一条线路,难以容纳大规模的游客群体。此外,小镇内虽分布有许多特色商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但销售的文化衍生品种类单一,吸引力不足,这导致了小镇发展旅游产业的产品经济效益不高。 自然条件制约、配套不够健全、营销效应不足……面对这些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对于定海远洋渔业小镇而言,是挑战亦是机遇。小镇旅游发展若要走得更远,亟需认清现状、瞄准发力、突破困境。2019080711083973.jpg[/imG] 蓝图绘就发展正当时 从空中鸟瞰定海远洋渔业小镇,可以看到小镇核心位置坐落着一个银色的巨型“海螺”造型建筑。从外观看,每个主建筑楼群为一段“螺壳”,“螺壳”相互间形成一前一后的咬合关系,并结合不同的立面表皮和虚实对比,从而产生丰富又别有味道的形体艺术空间。这只巨大“海螺”,就是小镇近年来打造的重点工程———舟山国际远洋(进口)水产品交易市场。 “该交易市场的建成将为入驻小镇的企业提供市场拓展、技术推广、品牌宣传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展示交易平台。”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梅平波说,该交易市场一期工程分3栋大楼,建设远洋(进口)水产品现货交易中心、游客服务中心、鱿鱼交易中心、国际农副产品贸易中心等,将成为泛太平洋地区一流的集物流基地、信息化电子交易、专业冷链系统及金融、保险一体化的水产品综合性交易市场,进一步补足小镇旅游产业供给中的“游”“购”功能,提供销售、展示、会展等服务,形成现代产业集群和线上线下、有形市场无形市场双循环体系,更好地为游客提供优质化的旅游产品资源。 “硬件跟上了,软件也不能落后,规划富有远洋渔业特色的旅游景点线路,将人气效应转化成经济效益是小镇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小镇在景点线路的设计上既要突出远洋渔业特色,也要注重现代与传统的融合,挖掘好传统渔业文化资源,打造“全域旅游”时代的特色小镇。小镇可以串联特色远洋渔业旅游景点,使小镇内部时时有景、处处可观。例如,打造远洋渔业龙头企业观光线路,推出工业旅游品牌,在“大洋兴和”“舟渔明珠”等龙头企业开设专门的观光通道,让游客实地参观远洋渔业产品的加工全过程,也可结合祭海、开洋、谢洋等传统礼仪活动和渔歌号子、跳蚤舞等非遗传承表演等,培育四季主题系列旅游节庆品牌活动,让游客在每个季节都能感受到远洋渔业的魅力。 张高俊从事文创领域多年,在他看来,小镇应充分发挥文创产业优势,加快集聚人气。借鉴南洞艺谷的文创产业策略,建立舟山海洋文化采风基地,每年邀请全国各地艺术院校的师生来小镇采风。小镇只要依照现有的风景布局进行穿插改造,打造出人气集聚项目,还可依托采风基地打造海洋文化特色培训中心,与周边景区合作、串联,打造海洋文化综合基地或开展文化艺术等各类活动来集聚人气。 在吃、住、行、游、购、娱六方面下功夫,提升小镇配套服务水平,助力小镇特色旅游发展,已成为定海远洋渔业小镇发展的重要导向。日前,小镇内的远洋文化体验馆竣工,投运后将成为远洋文化地标,还将新建特色青年旅舍,计划容纳近百人同时居住,为夏令营、研学游等学生群体提供服务。此外,小镇还计划增加可直达的公交车线路,方便游客游玩,并在附近的上下园山岛进行整体旅游开发,打造亲子乐园,建设专区推出渔业捕捞、烧烤体验等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小镇的旅游产品供应。蔡景华说,目前小镇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将把“港、城、人”三者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全国海洋健康产业版图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游客感受到更丰富、舒适、特色的服务。2019080711085859.jpg[/imG] 记者手记 打好“特色牌”  方能持久发展 近年来,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迅速崛起,正成为当下各地经济的新热点,对于激发新经济发展活力、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特”是特色小镇的生命,纵观国内外特色小镇,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特色小镇每年有数百万人涌入此地享受薰衣草的浪漫、蔚蓝海岸的惬意;国内琼海博鳌镇已伴随着博鳌亚洲论坛,一步步成长为国际知名的热带风情小镇,其商业、餐饮业、旅行社业态日臻完善;景德镇、义乌等工业小城镇,以及周庄、乌镇等旅游特色小镇,因各具风情赢得了发展的空间。对照定海远洋渔业小镇,其由于发展基础较差,虽经历了三年多的建设打造,依然存在不温不火的情况,要带火小镇旅游,还需立足特有的远洋渔业特色,打好“特色牌”,下好“药引子”。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特色小镇建设要注重因地制宜打造精品,要注重资源共享,把眼光放长远些、把视野放宽阔些,切实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对当地的发展发挥典型引路作用。目前,我区相关部门已经在硬件方面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渔人广场、数字化互动海底隧道、远洋文化体验馆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旅游配套服务工程。在软件方面,加强串联小镇景观,推出远洋渔业主题的研学游和亲子游活动及各项特色节庆活动打响小镇知名度。相信在未来,定海远洋渔业小镇立足自身特色,既能服务好产业发展,又能为游客提供独有的旅游新体验,迸发出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出处:今日定海)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