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浙江省绍兴市历来素有水乡泽国和鱼米之乡之称,渔业是绍兴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全市现有水产养殖面积24173公顷,其中水域养殖18284公顷,稻田养殖5889公顷。去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11.58万吨,同比增长2.94%;渔业产值28.21亿元,同比增长2.41%;渔业从业人员家庭人均纯收入3.78万元,高于当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今年年初农业农村部等10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在生态环境保护、养殖技术推广、种苗培育提升、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我市结合渔业发展实际,以“四推四合”为主要方法,在四个方面齐抓共管,探索出发展生态绿色渔业新路子,渔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实现不断提升。一、推进渔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1、编规划、设红线。出台《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明确养殖水域开发总体思路,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设定发展底线、红线。目前禁养区内水产养殖活动已全面退出,限养区已全面开展整治,养殖区确保尾水达标排放。2、严监控、常监测。在市区外荡水域,对历年发生频率高、市民关注度高、水域环境不理想区域,设立12个易污染水域监控点,并聘请渔民代表、村干部、中小企业主担任观察员;在市内水域中的镜湖湿地公园、鉴湖青甸湖小区段等5个主要断面,建立水质底质日常监测点。3、定制度、保生态。实施禁渔期制度,对钱塘江干流流域统一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为禁渔期;实施养殖证制度,并实行养殖证动态管理,建立多部门沟通机制,对权属变更的及时收回水域使用权、注销或变更养殖证;实施捕捞证制度,截止今年9月底共发放内陆捕捞许可证1044本,二、推进技术养殖与打击违法相结合1、推技术、抓示范。以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为载体,大力发展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装备,同时推广池塘多品种立体混养、稻鱼共生轮作、山塘水库洁水渔业等生态渔业。目前全市设施渔业养殖面积超3万亩,其中南美白对虾大棚养殖7000亩、珍珠自动化管网式清水养殖400亩、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跑道鱼”设施9条,稻渔综合种养面积5500亩,建成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4家。2、重保护、 严执法。一是打好“伏季休渔”保卫战和“保护幼鱼”攻坚战,严控捕捞船舶数量,严打幼鱼销售行为,三年来我市共开展联合执法42次,检查水产经营户931家次,开展钱塘江“亮剑”执法76次,查处非法捕捞案件33起。二是对平原河网地笼捕捞设施全面排查,逐一销号,截止目前共清理地笼设施6.60万只。三是开展禁渔期非法捕捞执法专项行动,重拳打击“电、毒、炸”等违法捕捞行为,三年来全市共查处渔业违法案件1729起,其中刑事案件1025起、涉案人数1541人。三、推进放流增殖与种业提升相结合1、广放流、促增殖。自2006年开始在鉴湖、环城河、梅山江、镜湖湿地公园、曹娥江、瓜渚湖、浦阳江、澄潭江等水域人工增殖放流,对经济鱼类及重要鱼类品种的种群恢复发展,对江河、外荡渔业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截止去年年底共投入资金3495.41万元,放流鳙、鲢、草、黄尾密鲴等鱼苗8.36亿尾。2、强种业,大提升。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现代水产种业。同时强化水产苗种生产许可管理,建立规范公平的水产苗种市场,全市现有水产苗种生产企业56家,省级规模化优质苗种繁育基地11家,绍兴市中亚工贸园有限公司建成省内首家以龟鳖为特色的水产种苗产业园,年产优质中华鳖苗种1200万只、中华草龟500万只;新昌光唇鱼产业基地年繁育苗种3000万尾,约占全省繁育量的90%;滨海新城汇禾农业南美白对虾苗种繁育实现了我省内陆地区对虾亲本繁育零突破,年生产F1代苗15亿尾。四、推进保护多样与救护野生相结合1、重野生、稳平衡。依法开展水生野生保护动物繁殖经营,发放水生野生保护动物人工繁殖许可证17本,国家重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及其制品经营利用特许证33本,同时对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中高档酒店餐饮及水产品交易市场的许可证、经营证等持证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未发现存在违规经营销售等行为。2、抓救护,保多样。成立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负责水生动物鉴别、接收、救护、饲养移交、安置和放生,同时开展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海洋生物保护宣传教育。截止目前救护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绿海龟一只,国家一级(出处:绍兴市农业农村局)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