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泳池水越来越差有什么征兆?详细讲解池塘水质恶化的原因以及改善池塘水质的主要措施!

   2022-01-11 互联网艺莲园5410
核心提示: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池水变坏多半发生在高温季节,由于腐殖质的发酵分解及水生植物繁殖过盛所致。其征兆有:(1)水色呈黑褐色带混浊,是池中腐殖质过多,腐败分解过快所引起。这种水往往偏酸性,不利于天然饵料的繁殖和鱼的生长。(2)水面出现棕红色或油绿色的浮沫或粒状物,一般是蓝绿藻大量繁殖所致,而蓝绿藻类又大多不能被鱼类作为饵料利用,反而消耗养料,拖瘦水质,抑制可消化藻类的繁殖,影响鱼的生长。(3)水面有浮膜(俗称“油皮”),是水体中生物死亡腐败后的脂肪体,粘附尘埃或污物

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池水变坏多半发生在高温季节,由于腐殖质的发酵分解及水生植物繁殖过盛所致。其征兆有:(1)水色呈黑褐色带混浊,是池中腐殖质过多,腐败分解过快所引起。这种水往往偏酸性,不利于天然饵料的繁殖和鱼的生长。(2)水面出现棕红色或油绿色的浮沫或粒状物,一般是蓝绿藻大量繁殖所致,而蓝绿藻类又大多不能被鱼类作为饵料利用,反而消耗养料,拖瘦水质,抑制可消化藻类的繁殖,影响鱼的生长。(3)水面有浮膜(俗称“油皮”),是水体中生物死亡腐败后的脂肪体,粘附尘埃或污物后形成的。多呈灰黑色,鱼吞食后,不利于消化;同时,浮膜覆盖水面也影响了氧气溶于水中。(4)水面上常有气泡上泛,水色逐渐转变,池水发涩带腥臭,是腐殖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氨氮、沼气造成的,这些气体都具有毒性,对水产养殖动物有一定的危害。(5)鱼的活动反常,有时在水面旋转打团,久不下沉(某些鱼病也有此种现象);有时浮头起来后,迟迟不回沉,或吃食量逐渐减少。发生这些现象,如检查不出鱼病,则是池水转坏的征兆。二、池水变坏的改善办法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采取加水或换水为当然的最好办法,再根据水质情况可用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加以改善水质。也可用生石灰泼洒,中和池水酸性,使塘水转肥变活,为鱼类及其饵料生物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1、水表面有浮膜或水质镜检悬浮有机物质多。当养殖水体表面出现明显浮膜或镜检水质发现悬浮的有机物质过多或水体化学耗氧量高时。应首先使用具有氧化能力与增氧功能的化学类水质改良剂,第二天再使用微生态制等,以促进养殖水体有机物质的分解,为维持养殖水体良好的物质循环。2、藻类已形成水华或水色出现明显感观变化。当某种藻类在养殖水体一旦成为优势种群时就会形成水华,水华的形成代表养殖水体的物理相、化学相等水环境条件尤其是营养盐类比例特别适合该种藻类生长繁殖。当养殖水体形成藻类水华时首先须连续2-3天使用杀藻剂如强氧精、苯扎溴铵等在下风区(池塘面积的10-20%)泼洒,然后再使用调水和底改类全池泼洒以调节藻类结构,维护养殖水体生物多样性。3、养殖水体发生倒藻。当藻类世代更替发生障碍或天气突变等因素会引起养殖水体藻类突然大量死亡,即发生倒藻(即:藻类死亡)现象。发生倒藻后,首先应使用解毒调水剂,第二天再使用降解调水剂全池泼洒,以尽快使池塘中的藻类生长繁殖,培育出适合养殖鱼类的水色。4、养殖鱼类吃食不旺或吃食量下降。在排除非病原体引起的因素后,藻毒素对养殖动物的危害不可忽视,确诊为藻毒素引起的养殖鱼类吃食不旺后须全池泼洒水体解毒剂,以降解藻毒素。5、水质分析结果显示氨态氮、亚硝酸氮过高。全池泼洒除臭型调水剂,以促进养殖水体氮循环,降解养殖水体氨态氮或亚硝酸氮。6、养殖水体pH值过高或昼夜变幅大。养殖水体pH值过高的原因较多,而养殖水体pH值昼夜变幅大多由藻类光合作用旺盛引起。通常情况下养殖水体pH值过高时可施用有机酸、乳酸等温和型物质,而养殖水体pH值昼夜变幅大时应适当全池泼洒碳酸氢钠等物质,调水水体总碱度。7、养殖鱼类发生浮头现象。鱼类发生浮头后,须迅速开动增氧机、加注新水,在没增氧机(比如缺电又无发电机时)又无水源可加时,须全池洒施过碳酰胺、过碳酸钠等增氧粉。待浮头现象消失后,应及时分析发生鱼类浮头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施用化学类或微生物类水质改良剂改良水质。三、改良池塘水质的主要措施1、注水。注水可以改善水质和起到直接增氧的作用,是改善水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凡亩产1500斤以上的鱼塘,每月要求尽量注水1次以上,亩产2000斤以上的,每月尽量注水2次以上。当水质变浓,鱼的食欲不振,透明度在20厘米以下时,表示池水可能已变坏,就要及时注换部分新水。2、增氧。凡亩产1000斤以上的鱼塘,都要求安装增氧机,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水和曝气作用。实践证明,晴天中午适度(半小时至一小时)加开增氧机能通过增氧机搅动,把表层过饱的溶氧与底层形成的氧债起混合作用。增大了池塘溶氧的贮备量,对避免次日清晨鱼类缺氧浮头和加速底部有机物的分解、促进浮游生物生长有良好作用。使用增氧机改善水质,是实现养鱼高产的有效途径。3、保持适当的面积和水深。有人测试,池塘水中可能有20-50%溶氧量是来自空气中氧的溶入和加注新水。因此,适当扩大池塘面积,以加强风力引起波浪,加速空气中氧的直接溶解是有利的。因此,池塘面积不能过小,成鱼面积以10亩及以上为宜,水也不宜过深,水深以2-2.5米为宜。4、清理淤泥。池塘中的淤泥,是由死亡的生物体、粪便、残饵和有机肥料等不断沉积,加上泥沙的混合而成。池底适当的淤泥为10-20厘米左右,过多的淤泥应想方设法清除为宜。5、施生石灰和水质改良。施用生石灰是提高池水总硬度、中和酸性和稳定PH值的有效方法。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池水 有什么 为您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