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n2010020814075635.jpg> 如何促进海南笋壳鱼的规模化生产?如何挖掘笋壳鱼养殖空间和升值潜力?品种改良、病害攻坚、规范养殖是关键! □  文/海南断山渔业有限公司吴光明 尖塘鳢,俗名笋壳鱼,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尖塘鳢属,为暖水性、肉食、底栖、穴居性经济鱼类,原产地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湄公河流域的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家。 与塘鳢科的其它品种相比,笋壳鱼具有个体大(最大个体体长50-60厘米,体重可达6.0公斤)、生长速度快(500克重的笋壳鱼,在海南养殖周期只约14个月)、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 现已成为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及我国港、澳、台、粤、沪、京等地区的主要中高档消费淡水鱼品种。 海南笋壳鱼养殖现状 1994年商品笋壳鱼开始由泰国、越南、柬埔寨进口到我国,深受各地中、高档海鲜餐厅消费者的喜爱。1999年笋壳鱼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优良品种而批准引进,并被列入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技术项目。目前笋壳鱼的全人工繁育技术、全年规模化苗种生产技术、成鱼养殖技术均已突破,可根据市场需求实现批量生产。 由于笋壳鱼属暖水性经济鱼类,在我国自然条件下,适宜养殖地区目前仅限于海南和广东、福建、广西南部地区。海南地处热带,相比广东等其它省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气候条件,是笋壳鱼规模化生产的最适宜地区。 据有关专家分析指出,海南有近4万公顷的淡水养殖资源,如能逐步调整鱼类养殖品种,在名优品种推广普及上下功夫,其经济潜在价值十分可观。在水库自然资源条件下,笋壳鱼主食小鱼、小虾,相对乌鳢生性并不凶猛,对其它经济鱼类影响较小,对野生罗非鱼及小型繁殖生长快的经济价值较小的杂鱼,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维持水库中各种生物的生态平衡,改善水环境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现在海南各地区的大、中、小水库中,放养笋壳鱼种几年后,已形成了自然繁殖的大规格种苗自然群体。目前某大型水库可捕获笋壳鱼的苗种量,已达日产500公斤,超过5000尾以上,以此推算海南笋壳鱼的年养殖产量可达500万公斤以上。 本文由《水产前沿》杂志社授权中国农业信息转载。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授权,擅自转载此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责任自负。第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最后一页
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