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余干县以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为重点,合理规范安排渔民捕捞作业,鼓励渔民由捕捞改为养殖。该县瞄准市场需求,优化养殖结构,大力发展集中连片的特色渔业产业化基地,扶持市场前景看好的生态泥鳅、鳜鱼、乌鱼、黄鳝、甲鱼等特种水产养殖。建起了落脚湖万亩现代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区,拥有标准化精养池塘12000余亩,其中核心区4000亩。去年示范区每亩产成鱼1000公斤、产值万元,每亩较改造前新增产量500公斤,年增产值4000万元,养殖户平均增收5000元以上。 余干县水产局积极帮助渔民“洗脚上岸”,将传统捕捞改为现代养殖,以送科技进村入户为平台,以乌鱼、黄鳝、鳜鱼、草鱼、泥鳅为主导品种,重点搞好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网箱健康养鳝实用技术、草鱼健康养殖技术、水质调控技术、配合饲料养殖技术和鱼病防控技术六项技术推广。2012年共开展技术推广普及培训15次,培训渔民1300余人,辐射带动周边县乡5000余户水产养殖。如今,余干县滨湖区已有瑞洪乌鱼、康山鳜颡、大湖螃蟹等一批大规模的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张四宗是余干县瑞洪镇渔业大队的渔民,今年66岁,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在鄱阳湖里捕鱼。2008年,张四宗投资了200多万元,在瑞洪乌鱼基地承包了100多亩精养鱼池,每年对外销乌鱼数十万公斤,每年纯收入达四五十万元。从最初的捕鱼到规模化养殖,张四宗只是余干县鄱阳湖畔众多渔民的一个缩影。如今,在余干县,由捕捞能手转变为养殖专家的有1000人。而这一切,则要归功于余干县快速发展鄱阳湖区域生态经济。 为确保渔民放心“上岸”, 余干县大打民生牌,投入大量资金,制定相关政策,科学规划渔民新村,做到宜居与环保相结合,让渔民住有宜居;大力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划交通道路、建设水利设施、改造排灌管网、兴建活动场所;兴办社区医疗服务站,促进农村合作医疗卫生保险,让渔民小病不出门,大病少花钱。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