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唱响生态“渔歌”——记返乡创业者安桄明的水产养殖之路  粮油种植与水产养殖,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在东青镇益康粮油专合社社长安桄明这里,这二者却能够有机结合起来,粮油种植的产品用作饵料,发展生态养殖。产业链条进一步延长,腰包自然有了更“鼓”的机遇。    安桄明于2014年3月建起了益康粮油专合社,在东青、白桥、八庙等乡镇都建有种植基地,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等粮经作物。经过2年多的发展,在没有任何项目支持的情况下,他将专合社发展得红红火火。目前,已经吸纳了周边200多名农民入股,带动了周边1000余户5000多亩农田实行农业技术的推广,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眼见得粮油种植取得成功,安桄明在心里打起了新的“算盘”:创业模式单一、生产力建设滞后,便会很快被日新月异的生产关系淘汰。这几年,自己在相关乡镇取得了不错的群众基础,又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较为熟悉,何不另辟蹊径扩展产业链?他把目光聚焦到了东红村丰富的水资源上面。    东红村地处向家河中游,水域面积近200亩,水质优良,且距离县城仅8公里,这是吸引安桄明的最大优势。当他向村、镇及主管部门的干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村党支部书记罗雪说:“村里撂荒土地多,留守劳动力普遍年龄偏大,耕种起来很困难。他在这里发展粮油种植这几年,除了给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赠送农资,还义务帮助一些弱劳户耕种和收割。这样的创业者,我们当然要大力支持!”    今年2月,安桄明的水产养殖基地正式启动建设。根据规划,基地总投资180万元,建设面积150亩。    由于远离村民居住地,常年少人耕种,河边的土地撂荒现象严重。同时,到河边的道路已经长满杂草杂树,步行都非常困难,大型机械要到河边作业,几无可能。“到河边的路正如创业之路,方向明确,但道路坎坷,布满荆棘。”安桄明笑着说,“没有路,我就开路嘛!”一条近10公里的作业道建成,工程机械顺利进场施工。    基地建设过程中的用工,也主要来源于当地的剩余劳动力。贫困户向中乾就常年在基地务工,干的主要是巡查、管理及一些零碎活儿。“劳动强度不大,还不用操心到处找活干,还不耽误家里的生产。”老向介绍,“自己一人在基地务工,可使家里年增收3万多元。”    今年5月,安桄明的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基本完成,首批投放鱼苗2万多尾,首批成鱼预计在明年夏季上市销售。安桄明说:“既然要借力良好的水资源,就要坚持走生态养殖之路,否则产品不具有核心竞争力。养殖基地的用水是向家河的活水,养殖饵料则是专合社出产的玉米、小麦磨成的细小颗粒和种植的优质牧草。”    据了解,基地还在村里聘请了另外一位熟悉水产养殖的村民,与向中乾一道负责监测水质、水温变化并适时调整管理方式。“除了帮助我管理基地,这样做还能给群众一个示范,让他们看到我的基地没有污染水质,也能产生良好的效益。”安桄明说,“我也希望,以我个人的力量,带动更多的人坚持走生态、环保的创业之路。”    当前,在安桄明的带动下,村民陈崇寿也在自家的闲置水田里发展起了小规模的水产养殖。村支书罗雪充满希望地说:“我们会为他们牵线搭桥,鼓励他们抱团发展。”东青镇镇长陈林称赞道:“当前,调结构、促增长是形势所趋。安桄明发展水产养殖,能够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在促进返乡创业的同时,还能带动群众转变观念,重产品质量,多渠道增收。”    安桄明唱响生态“渔歌”的事迹在县内传开,县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也多次来到他的基地调研,并给出了为亭子湖生态渔业发展建设“水产苗种培育基地”的建议。他本人则表示,将来还会利用河道两边的坡地养殖跑山鸡,同时仍然会将粮油种植继续发展下去,为产业链下游的养殖提供品质过硬的原料,并帮助当地村民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广大父老乡亲增收致富。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