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
    粼粼碧波之上,蓝色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光伏板下,鱼儿在水中欢畅游弋……12月30日,在紧密相依的慈溪市周巷水库、长河水库广阔的水面上,一个浩大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工程已经建成,并将于今晚正式并网发电。 周巷水库、长河水库20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水域面积4492亩,总投资18亿元。记者从杭州市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了解到,这也是迄今为止在水库上建成的国内规模最大的渔光互补太阳能发电站。 此前,我国已建成的最大单体独立式渔光互补发电站位于江西省鄱阳县饶丰镇灌湖水库,该项目2016年5月并网发电,实际装机总容量120兆瓦。 整个工程6月底进场开工,12月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进度堪称“神速”。“我们在施工期间,4台打桩机每天开足马力,一天打下1120根桩管。”项目负责人曹永泉说,整个工程共安装了每块1.6平方米的太阳能板75.5万余块、直径20厘米的镀锌管桩10万余根。此外,建设了两个110千伏的配套变电站及7.5公里长的输电线路。今晚,周巷水库100兆瓦并网发电,2017年1月11日,长河水库100兆瓦也将并网发电。 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是指渔业养殖和光伏发电互融互补,通过在电池板下规划养殖水产品,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光伏板遮挡阳光会造成水温偏低影响鱼类正常生长,为此,我们设计时有针对性地加大了光伏板之间的间距。”曹永泉说,“电站所发电量全部接入国家电网220千伏庵东虹桥变,年发电总量2.2亿千瓦时相当于慈溪市1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这一发电新模式不但极大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效益,而且能有效促进我市能源结构转型,加快能源建设向绿色健康方向发展。投资承建该项目的杭州风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志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每年发电2.2亿千瓦时算,一年可节约标准煤7.0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92万吨、二氧化硫1432万吨和氮氧化物484万吨。 (浙江在线记者 董旭明 慈溪日报记者 王烨江 摄影报道)13余万根镀锌桩管、75万多块太阳能电池板……在慈溪的周巷水库、长河水库4492亩的广阔水面上,700多名工人连续奋战6个月,在两座水库上建起了一个“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大型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规模在全省首屈一指。 1月4日,本报记者和该项目技术负责人、杭州风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钟小平一起坐着船,探访这座浩大的光伏发电站。 水库岸边,大型吊装机伸展巨臂进行吊装作业;水面上,运送材料的船只来往穿梭;水中平台上,大型打桩机把一根根桩管打入水底……由近及远,到处是头戴安全帽、身穿救生衣忙碌的工人。借助无人机的航拍镜头放眼远眺,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蓝色光伏板已竖起了一排排庞大的阵列,不时,有白鹭翩翩飞舞,有的还歇下脚步,站在上面新奇地观望着眼前的一切。 “2016年12月31日,周巷水库100兆瓦并网发电,今年1月11日,长河水库100兆瓦也将并网发电。”杭州风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志万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年发电总量将达2.2亿千瓦时,相当于慈溪1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n2017010711440485.jpg>浩大的光伏发电站上空,成群的白鹭翩翩飞舞。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17010711441038.jpg>记者在现场使用无人机航拍光伏发电项目。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2017010711441566.jpg>打桩机将一根根镀锌桩管打入水底。wWw.YiLeen.Com.CN农业信息-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论坛,水产饲料,鱼药,淡水海水养殖设备,鱼虾螃蟹养殖技术,种苗培育,观赏鱼养殖,海鲜批发及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渔具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