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水谷地降水多的原因,湟水谷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生活中的小常识、日常问题解答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湟水谷地,湟水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湟水流域是青海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流域内人口312万,占全省人口的60.2%,工农业总产值143亿元,占全省的54.2%。
2、该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全省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地位,但流域内干旱少雨、水量短缺、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从而严重地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
3、而与之仅一山之隔的大通河水量丰富,用水需求较小,为解决湟水流域缺水问题,需从大通河跨流域调水至湟水流域,即引大济湟工程。
4、该工程对促进湟水流域乃至全省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 湟水是黄河上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海晏县境内,流经青海省的海晏、湟源、湟中、西宁、大通、互助、平安、乐都、民和九个县(市),在青海省境内全长336公里,流域面积1.61万平方千米。
6、多年平均径流量20.7亿立方米,经分析水资源总量总体上呈逐年下降态势。
7、湟水流域人均水资源量66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资源量472立方米,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4,现状水资源利用率已达60%,已超过世界公认的40%合理极限值,已基本无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潜力。
8、现在西宁和海东各县为了地区的发展建立了许多拦(蓄)水设施,拦蓄了湟水的很多支流,使湟水及支流来水量越来越小,由此造成地下水开采量呈高速上升的态势,导致局部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质不断变差(如总硬度过大)。
9、因此,无论从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用水以及城市人口的发展,水都是湟水流域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10、 大通河是湟水一级支流,与湟水平行,仅一山之隔(达坂山),发源于青海省天峻县境内,由西向东分别流经青、甘两箥11个县(市),在我省民和县川口镇享堂村附近汇入湟水。
11、干流全长560.7公里,流域总面积1.51万平方千米,流域总人口52.1万人。
12、我省境内干流长464.2公里(共界49.27公里),流域面积1.29万平千米,人口21.7人,耕地面积59.99万亩,草场面积1601万亩,林地面积302万亩,土地利用率82.3%,天然森林覆盖率为我省最高的地区之一。
13、大通河属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丰水河流,年径流总量30亿立方米,大部分河段水质良好,现状总用水量4.37亿立方米,总耗水量1.85亿立方米,占径流总量的6%。
14、 二、引大济湟工程简况引大济湟工程是指通过蓄水、调水和配水工程体系的建设,将水资源较丰富的大通河水,穿越达板山引入较贫水的湟水流域,缓解湟水流域日趋严重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以保障湟水流域供水安全和环境安全,满足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对水资源的需求,满足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和建设的要求,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安全的要求,促进东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进程,实现湟水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5、 具体工程措施是在大通河上游修建石头峡水库引水,再通过调水总干渠(主要是隧洞)穿越达坂山进入湟水上游的黑泉水库,实现跨流域调水,然后通过黑泉水库和湟水北干渠将水输送至湟水干流和两岸地区,整个工程由石头峡水库、调水总干渠、黑泉水库(已建成)、湟水北干渠、西至渠等工程组成。
16、 规划工程静态总投资50.34亿元,其中:石头峡水利枢纽104312.05万元,调水总干渠116959.31万元,北干渠141515.94万元,西干渠工程140584.54万元。
17、 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工程分三期实施。
18、一期工程由黑泉水库和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工程(简称北干一期工程)组成;二期工程由石头峡水库、调水总干渠和北干二期组成;三期工程为湟水西干渠。
19、石头峡水库及调水总干渠建成后,近期实现调水3.6亿立方米,可缓解近期缺水问题,最终实现调水7.5亿立方米,从根本上解决湟水流域的缺水问题。
20、 三、西宁市河道治理湟水河及支流北川河、南川河分别从市区西、北、南三处流入城区,穿城于小峡口东流出境,构成西宁十字型河谷地形,西宁市城区及周边工业、农业区处于“三川一水”河谷地带,其生产、生活设施坐落在河道两侧形成的自然阶地。
21、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长期以来极其容易遭受山洪灾害。
22、根据《西宁市河道防洪规划》,湟水河、北川河、南川河防洪长度共计160公里,其中湟水河74公里、北川河50公里、南川河36公里。
23、其中西宁市城区重点保护段为48公里(湟水河27公里、南川河13公里、北川河8公里)。
24、 从2000年开始,在国家水利部及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西宁市河道治理工作正式起步。
25、截止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7.5亿元,完成城区中心河道综合整治31公里(湟水河西钢桥至宁湖段27公里、南川河解放渠渡槽至入河口段3公里、北川河门源桥至入河口段1公里)。
26、在河道治理模式上,前三期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硬质护岸防洪堤、两岸修建休闲娱乐的景观带和沿岸埋设污水截流干管、在河道中间设置橡胶坝增加水面的综合治理方式。
27、在四期、五期、六期治理当中,吸取了前期设置橡胶坝容易形成泥沙淤积的经验教训,取消了橡胶坝,并在护岸材质上采用了生态网箱,达到了“一河两绿”的生态效果。
28、所有治理完成的河道均在城市中心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也带动了沿河两岸的土地升值和经济发展,提升了城市品位。
29、同时,在城市中心位置结合人民公园统一规划建设了以水面为主体的鲁青公园,在城市中心位置形成大的水面和绿地;海湖新区段的河道治理和湿地建设融入了海湖新区综合规划,建设完成了四川湿地,在沿河两岸形成较宽的滨河绿化带,主要体现“生态”两个字,为新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30、 为加快河道治理的步伐,进一步完善我市防洪体系,2006年我市积极争取世界银行贷款对城区南川河、北川河以及湟水河规划新区段进行综合治理,计划河道治理投资6亿元。
31、目前,南川河城区段河道综合治理已接近尾声,治理过程中本着“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原则,将河道设计成了“自然生态式”河道,在满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突出了河道的“自然”和“生态”,着力打造“水清岸绿、自然、休闲”的生态河道,并考虑了地形地貌的变化,在适宜打造生态河道的两个河段形成了两处生态水系公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2、北川河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河道景观与周边环境的结合的问题,目前正在实施当中,预计明年年底全面完工。
33、 下一步,随着城市的不断延伸,城市建设对河道整治的要求越来越高。
34、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清水入城”战略举措,拟全面加强城市外延规划区域内水系的综合治理,在已经治理的基础上,对城市上游区69公里(湟水河26公里、北川河20公里、南川河23公里)河道继续进行综合治理。
35、通过以上建设可最终形成西宁城区“东、西、南、北、中”五大水面和湟水干流、南川、北川三条生态河道,与现有城市中心区河道串联为一体,形成完整的防洪体系,构建具有西宁独特水文化和水景观的城市水系网络,从根本上改善城市水系生态,形成大绿化、大水面互融的城市百里生态水系带状风景线。
36、 没有文化,历史上不会有永存的事物。
37、历史和文化是地域的灵魂,是一个族群集体的记忆,是无形的根,无价的宝。
38、西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湟水谷地中,一度曾是我国地方割据政权南凉、唃厮啰的都城。
39、作为我省历史上最早开发的地区,它不但是河湟文化的摇篮,也是有关青海的史籍中记载内容最多的地方。
40、这里有铜石并用时期齐家文化的沈那遗址;有表现北魏佛教壁画艺术的北山洞窟;这里有多种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历史,更有多元文化共存的人文景观。
41、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这里曾称为西平郡、西都县、鄯善镇、鄯城县、鄯州、青唐城,自北宋崇宁三年(1104)五月诏改鄯州为"西宁"后,历元、明、清三朝,称西宁州、西宁卫、西宁府,民国二年改称西宁道,1946年6月11日,正式成立西宁市,从此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成为了青海全境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Www.yiLeen.com.CN艺莲園提供生活百科,美食,购物,旅游,房产,交通,家居,数码,科技,财经,教育,健康,娱乐,历史,汽车,生活消费门户网站
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联系邮箱:773537036@qq.com
发表评论